第三百四十六章 册立(1 / 2)

万历新明 摩碣 2412 字 1个月前

万历十三年八月十六,皇帝下旨册立皇太子,钦天监这次给的时间特别快三天之后,即八月十九日。

是日,皇极殿殿门大开,内官设皇帝御座、香案于殿中,殿外丹壁的拜位西侧设册宝亭一座。

皇帝着衮冕。衮服为玄衣、纁裳衣六章织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花、鸟纹;裳六章织有宗彝虎、猿纹、藻、火、粉米花粉、米纹、黼斧状纹、黻按黑青相间花纹;中单以素纱为之,红罗蔽膝,织火、龙、山三章;着红袜赤舄。

革带佩玉大带两边用缘,上以朱锦,下以绿锦;大绶六采,用黄、白、赤、玄按黑色、缥按淡青色、绿织成;小绶三色,同大绶间;配玉钩、玉佩、金钩、玉环。

帝王之冕圆帽上覆綖板,前圆后方,用皂纱裱里。綖板前后各有12旒,即五彩的丝绳12根,每根穿七彩玉珠12颗,每颗间距一寸。綖板左右悬红丝绳为缨,缨上挂黄玉,垂于两耳之旁。此为允耳。

所谓“黈纩塞耳,前旒蔽明”,意思是用棉球塞住两耳,用玉串蔽开前后之明,目的就是不断提醒皇帝避免眼目只看到近处,耳朵只听近臣之言的弊病,使耳目之聪远达四方之意“充耳不闻”成语,虽然意思不同,但也从允耳发展来。

衮冕这种服制始于周礼,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明代,绵延两千多年。满清入关后,以珠顶金牌垂翎喇叭帽和圆领对襟、团龙平袖的海水江崖衮服替之华夏衣冠自上而下的断绝。

六周岁的洛亲王着太子衮冕与朱翊钧所穿大同小异冠冕为九旒,玄衣五章,纁裳四章等等,不再赘述但对于一个小朋友来说,这套衣服是相当沉的。

在册宝亭东侧设宫廷内官八人,于殿内之西设承制官员的承制位,殿门外东北设宣制官的宣制位。殿内之东设捧诏官员,殿内皇太子拜位之北东西相向设内赞官员两人,丹陛上南侧的东西设赞礼二人,相向而立。宗室、勋贵、文武百官全数大礼服,拜位位于丹樨处,百官的拜位之南设知班二人,知班之北还要设纠查百官仪表的御史二人,东西相向而立,注视百官,纠察仪表。

因洛亲王年幼,朱翊钧怕他穿着一身厚厚服饰热着,就把仪式安排在太阳初升之时。按照算好的时间,皇帝从谨身殿乘舆赴出发。

一路警跸,引导内官前引,尙宝监女官持二十四宝玺列队于后,左右侍从环绕,曲柄罗盖,雉羽宫扇,赴皇极殿。

此际丹陛东西、丹墀东西已经陈列仪仗,大驾卤簿、仗马、虎豹等浩浩荡荡,丹墀南列宫廷乐团、奏中和之章。韶乐金声玉振,八音和鸣,庄重典雅。

皇帝在乐声中升座。四位服饰庄重的引导官引洛亲王朱常灏进入奉天门,到大殿前丹陛拜位侍立。

赞礼官站在洛亲王左右。赞礼官高声喊道“鞠躬”小朋友一鞠躬。

承制官跪向皇帝请承制,朱翊钧曰“可。”于是承制官起立,站在门外,喊道“有制”。赞礼官应声喊“跪”洛亲王忙跪下。

宣制官宣制“帝王立储,惟重嫡长。良以宗统相承,天理人心之攸,属国祚以之而永也元子朱常灏,始在幼冲,仁闻已昭于宇内,既亲问学,德声远播于天下。日进光明,天赐勇智。上足以缵祖宗万年之绪,下足以副黎庶亿兆之心今册尔为皇太子,望尔永怀祖宗创造弘济之艰,常念朕躬倚任之重,此制”

洛亲王八虚岁,六周岁,哪里能听懂这文辞,反正就按照已经练习好的动作来就完了。先行礼,然后俯伏、平身一套做下来,朗声答道“儿臣遵旨。”说完,在赞礼官引导下再一鞠躬,弯腰拜丹陛御座上的朱翊钧一次。

宣制仪式结束后,赞礼官宣布行册礼。于是引礼官引朱常灏由大殿东门进入殿内。接引他到御座前拜位跪下。

然后捧册官在案前跪下捧册,郑重交给读册宝官。赞官宣布读册后,读册宝官跪下宣读册书。读完后,将册交给总理大臣张四维,张四维将册跪授洛亲王朱翊钧在宝座上向下看时,大伙儿所有动作几乎都是跪着完成的。

朱常灏接过宝册,表明接受册立,然后将宝册交给身边的捧受册宝内使。宝同样按照册一样的礼仪程序授给他,朱常灏再转交给捧受册、宝内使,此时洛亲王从法理上已经成为皇太子与朱翊钧有关的礼仪就此结束。

然后,皇太子在赞引官唱令声中出圭、俯伏、平身。捧册、宝内使前导,引他走出大殿。内使将册、宝放入册宝亭匣中,皇太子在丹陛下转身鞠躬,郑重四拜。

其后,内使舁册,宝亭前行。皇太子出奉天门。册、宝亭在仪仗鼓吹和百官迎送下抬入清宁宫即东宫。因皇太子年岁小,这还是礼仪性质,太子仍要跟着皇后在坤宁宫居住。

将宝、册在清宁宫放好后,皇太子的礼仪才完成大半。他随即乘坐皇太子舆到中宫朝谢皇后,接着拜谒宗庙、敬告祖宗拜遏祭礼的沿途,得到信息的京师百姓夹道而立,争睹未来天子的仪容。

尽管朱翊钧已经嘱咐礼部诸臣加快礼仪动作,但完事时也接近中午。朱常灏因穿戴厚重,册封大典礼仪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