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4章 锦衣回乡(四)(1 / 3)

储油点光有物没有人是不行的,石油公司会在像刘家村这样的一个简陋的储油点安排一到两个人进行看守。磕头机每天都会从地下将石油抽上来,然后送进储油罐。一旦储油罐满了,看守人员便会关掉磕头机,并给公司打电话。公司接到电话后,便会立刻协调油罐车去储油点拉油。

刘学在黄约村选的第一个地点是一个产油量比较大的点,在现代社会的黄约村的这个位置并排竖着十几个磕头机。一个磕头机按一天产十吨油算的话,十几台磕头机一天就能产一百多吨原油,这些原油足够四五辆半挂式油罐车拉一天的了。

经过一番考虑后,刘学在钻井点周围买下了十亩土地。如果只是这一个采油点肯定是用不了这么大地方的,但是黄约村可不是只有这一个地方产油。随着石油用量的增加,未来会陆陆续续将周围其他的产油点进行开发的,到时候把这个点作为附近产油点的中转站,这十亩土地就都能利用上了。

留下翰林院的翰林们抄写刘氏族谱后,刘学把驻地移到了黄约村,这第一口油井的钻探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进行钻井工作的除了马三抽调的工匠外,还有几十名工部调过来的跟石油打过交道的工匠。刘学准备等他们多打几口油井后,以这些人为基础成立大明的第一个石油钻探公司。

钻井的第二天中午,刘学正在自己的别墅里吃饭,肖荣荣突然闯进来大声禀报道:“陛下,钻井架子倒了,陛下快去看看吧。”

“什么?钻井架子倒了?”听到肖荣荣说钻井架子倒了,他把手里的馒头一扔,然后快步的跑去钻井工地。

架子并没有倒到地上,而是歪了一个很大的幅度,不过,钻杆肯定是断了。

“怎么回事?架子怎么歪了?”来到井眼处后,刘学朝段三正问道。

段三正是隶属于工部的一名工匠,他家世代都是从事打井工作的,之前他是在陕西的油井工作,今次刘学特意让工部从既有的油井处调了些人回来。由于段三正曾经打过油井,所以刘学任命他负责这次油井的钻探工作,在自己不在的时候,由段三正来主持打井工作。

“启禀陛下,是地基沉陷了。”段三正指着钻井架子的地基说道:“这里是耕地,土壤比较松软,虽然咱们开始的时候在周围垫了些土,又压实了一下,可还是没撑住。”

看着深深陷入泥土中的钻井架子的两个支脚,刘学懊悔的拍了一下脑袋。奶奶个球的,忘记加固地基了。由于钻机太重,所以在架设钻机之前先要先把井眼周围的地面进行硬化加固,但是刘学给忘记了。

“把钻机拆掉吧,周围必须打上水泥进行加固才行。”刘学看了看周围绿油油的麦苗,然后跟肖荣荣说道:“师兄,组织人开车将周围都压实吧。”

“是,陛下。”肖荣荣应了一声,然后去安排人手了。近卫军的统领原本是张文山,从倭国来后,刘学在天津卫留下了一些舰船供海军训练,张文山也留在了天津卫,他成为了大明皇家海军的第一任指挥官。

跟张文山一起留在天津卫的还有栾飞飞、吴龙龙和宁宁宁师兄弟三人。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出海作战中,栾飞飞表现的非常亮眼,事实证明他非常适合登陆作战这样的工作,于是刘学任命栾飞飞为海军陆战队的总指挥官。鉴于目前海军陆战队仅有一个团的规模,所以栾飞飞成为了团长,吴龙龙则成为副团长,而宁宁宁则为参谋长。

张文山成为海军后,近卫军统领一职便落在了肖荣荣的身上。近卫军士兵都会开车,而且会开多种车辆,所以在刘学从壶中界取出几辆压路机后,几名近卫军士兵立刻上车开动了起来。

天傍黑的时候,钻机拆完了,断在井里的钻杆也用专用工具打捞了上来。等在井眼周围布置好了挡板后,几辆罐车将搅拌好的水泥倾倒在了井眼周围。

因为赶时间,所以钻机地基的水泥用的是速干水泥,经过一夜时间的干燥,第二天就开始在凝固的速干水泥上架设钻机。

“刘恭瑜,最近一段时间这附近有许多工程要做,你帮着在村子里招募一些人吧。”围绕着油井会有很多工程要做。比如修建从一零六国道(从京师往南的那条路就是按照现代的一零六国道修的,为了方便记忆,刘学把这条路依旧命名为一零六国道)到刘家村的县级公路,又比如修建黄约村到县道的高标准村道,还有就是建设现在的这个中转基地。

要做这么多的工程,仅仅是依靠抽调过来的修路队是不行的,那样太浪费时间了,于是刘学就把招工这件事情交给了刘恭瑜。除了招工,刘恭瑜还要为这些人采购一应的吃喝所需。

现在并不是农忙季节,村子里的青壮大多赋闲在家,因此当招工的消息传开后,太多的人想要进入工程队挣那一天十个铜元的工资了,而作为招工负责人的刘恭瑜一下子就变的炙手可热。

一连七天的时间,到第七天的时候,这天刘学起床后在宫女的伺候下洗漱吃早饭。要说这个吃饭,刚进宫时为了防止被人下毒,刘学的饭食一直是由周玉凤和田秀英等几女负责的,后来他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