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6 章 冬天的第一顿火锅(2 / 3)

“那你告诉那些传教士,就说朕允许他们在京师的内城建一座全亚洲最大的教堂,而且教堂的地皮朕免费送给他们。另外,朕还会亲自去参加教堂的奠基和落成仪式。”为了吸引西方传教士加入大明研究院,刘学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陛下说的是真的吗?臣替所有教友谢过陛下,愿主的光辉永远照耀在大明的土地上。”徐光启虔诚的说道。

送走徐光启和孙元化后,洪承畴走进了懋德殿的大殿。

和袁崇焕一样,洪承畴这个人可谓是毁誉参半。他在剿灭农民起义军的时候几乎是连战连胜,立下了不世的大功,还因功升为兵部尚书,陕西三边总督,还加了太子太保衔,可谓是风光一时。然而,松锦之战后,洪承畴被俘并投降了满清,后来还帮助满清攻略大明南方,最终帮助满清占领了整个大明,算的上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汉奸。清朝建立后,一部《贰臣传》把洪承畴列为了贰臣的首位。

对于这样一个毁誉参半的人,刘学一直没有想好要不要用。毋庸置疑的说,洪承畴是有大本事的,不管是带兵,还是治政,他都是一把好手,但就是他投降满清这样一个经历,让刘学一直没有下定用他的决心。

后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刘学决定还是要用一用洪承畴,只是他不会再给洪承畴投降满清的机会。

在大殿里和洪承畴简单聊了几句后,刘学给了洪承畴一个兵部侍郎的职位,专门负责军队的后勤工作,算是大明军队的后勤大总管。

火锅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一种食物,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战国时期便有火锅了,那个时候人们用陶罐做锅。另一种说火锅起源于汉代,在西汉海昏侯的墓里还出土过火锅实物。明清时期,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还成为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

十一月十五日,大雪,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在这样的天气里,刘学没有让张黛玉去上班,他把所有老婆都叫到一起,一起准备起了火锅食材。

作为火锅的必备食材,羊肉是肖荣荣亲自到市场上买来的小羊羔。羊羔买回来后,肖荣荣和几个师弟一起将羊剥皮处理干净。刘学站在几人旁边看着邢希希一刀捅进小羊的脖子里,鲜血立刻就滋了出来。

看到羊血飞溅,刘学连忙说道:“快拿个盆接羊血,别浪费了,羊血也是一道美味啊。”

羊羔并不大,出肉也就十几斤的样子,今天人多,所以刘学让肖荣荣买了两只羊。

在大棚菜普及之前,北方的冬季很少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不过,宫廷就是有这样一个好处,那就是最好的东西都会给皇室供应。因此,当刘学说要吃火锅时,尚膳监的人就送来了从暖棚里采摘来的新鲜蔬菜。

羊肉、鸭血、粉丝、宽粉、茼蒿、油麦菜、大白菜、毛肚、金针菇、土豆片,各种鱼丸,当然还有刘学最爱的海带。两张大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品,还有两个大大的鸳鸯锅,锅里一边是白色的清汤,另一边是红红的麻辣锅。

今天吃饭的不光有刘学的几个老婆,还有懿安皇后张嫣,峨眉派的红袖,以及林苗苗,新进入刘学老婆行列的翠柳也在其中。这些女人和刘学凑了一桌,另一桌则是峨眉派的其他几个师兄和原张家死士中的张文山和褚禄山几人。

“你们喝什么酒?啤的,白的,红的,还有洋酒,这里都有,想喝什么自己拿。”刘学在餐桌旁边的一张桌子上放满了各种酒,然后开始招呼众人自己拿酒。

跟在刘学身边几个月了,啤酒和白酒众人都已经喝过了,但是红酒和洋酒则没几个人有幸喝到。

“陛下,这洋酒是什么酒?”胖胖的肖荣荣满脸堆笑的拿着一瓶洋酒问刘学。

“洋酒就是西洋人喝的酒,你可以尝尝。”刘学说道。

“那行,托陛下的福,咱们今天也开开这洋荤,说好了,今天不醉不归啊。”肖荣荣拿着洋酒走到他们那一桌,然后重重的把洋酒放在了桌子上。

在众人的回应声中,刘学看到林苗苗阴沉着一张脸,狠狠的瞪着肖荣荣。看到这一幕,刘学乐了。许是感应到了什么,正和几个师兄弟胡侃的肖荣荣感觉后背有杀气,他扭头一看,便看到了不远处瞪着他的林苗苗。

“没出息的家伙,你们都喝醉了,出了事情怎么办?不要忘了你们的任务是保护陛下。”林苗苗走到肖荣荣身边,狠狠的踢了他一脚。

林苗苗一句话点醒了众人,他们是皇帝的护卫,身上的责任重大,任何时候都是不能放松警惕的。

“陛下,师妹说的对,今天我们就不喝酒了,您喝,您喝。”肖荣荣赔着笑脸说道,说话的时候还瞅了林苗苗两眼。

看样子今天是没办法喝尽兴了,刘学颇有些遗憾,他沮丧的嘟囔了一句,“没意思。”说完,刘学离开肖荣荣等人的桌子,朝自己的位置走去。

“陛下,今时不同往日,您已经是皇帝了,您的安危关系着整个大明,大家谨慎一些是应该的。他们身上有责任不能陪陛下喝酒,臣妾陪陛下喝。”看到刘学有些不高兴,张黛玉用筷子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