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朝廷来人(1 / 2)

在一片忙碌中,崇祯十五年十月,戛然而至。

十月的青州,早晚温差极大,小冰河时期的天气,异常的恶劣。

镇海堡新城的修建,已经几近尾声,为了赶时间,李胜雇佣了超过一万人筑城。

在大量水泥的辅助下,新城城墙进度已经几近完工,并且在原有五米的高度上,增加了一米。

这段期间,卫所,都司,巡抚衙门都派过人过来调查,都被李胜白花花的银子给打发走了。

用钱打通了关系后,镇海堡的再也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按照里说的,鞑子现在已经集结完毕,十一月初就将越过长城,再次入关,可是这件事,我该报上朝廷吗?”

李胜训练完毕,领着董大力,来到了外城城墙上视察,一边逛着,一边思虑。

“我若是报上去,又怎样让朝廷相信呢?在崇祯皇帝,朝廷大臣眼里,我充其量也不过是小小的卫所百户而已。”

“吁…”

长吁一口气,李胜站在已经修好的北城门上,有些忧虑。

“二娃,在忧虑些什么?”

不知什么时候,李大勇也走上了城墙,董大力识趣的站开了些。

“爹。”

李胜轻轻的唤了一声。

“怎么,是为建虏的事?”

李大勇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

“根据情报,建虏各部,已经集结完毕,约莫着这月底,鞑子就该入关了,而且行军路线,我也知晓的八九不离十了。”

“什么,连路线你都知道了,这是什么商人,神通这么广大?”

李大勇惊讶的站了起来,他发现,自从李胜被雷劈过以后,惊讶就没有断过。

“儿子现在忧虑的是,这件事,到底上不上报给皇帝,若是报上去,又怎么取信于朝廷。”

李大勇粗人一个,论打仗还行,说这些,也是没什么办法。

“二娃,爹还是觉着你应该报上去,不过这件事最好是直达天听,否则,毫无作用。”

李大勇对于那些文臣,可没什么好感,本事的确不小,却压根没用对地方,成天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不管百姓死活。

若不是他们,卢大帅,也不会惨死鞑子之手。

李胜点了点头,心里还是决定,将此事,报给崇祯。

不过具体怎么报,还得好好思量思量。

袁家跟当朝首辅周延儒有些关系,不过这周延儒,可不是什么好人。

这事,还真不好办。

不过眼下有一事,倒是得立即安排了,

情报部门。

后世李胜最爱看的就是谍战剧了,也深知情报的重要性,往往可以决定一次战争的成败。

而眼下,镇海堡是要银子有银子,要人有人。

而且李胜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副百户周继祖。

周继祖心思缜密,办事可靠,关键还当过土匪,黑白两道门清。

当这个情报头子,十分的合适。

这事宜早不宜迟,还得赶紧安排好。

李胜叫来了周继祖,将成立情报司并且让他担任司长告诉了他。

周继祖简直荣幸之至,这种事情,大多都是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人,大人却将它交给了自己,足以证明,自己在大人心中的地位了。

赶紧叩头,发誓誓死效忠李胜,效忠镇海堡。

李胜点点头,并且指导了周继祖一下。

再怎么说,后世也看过不少的谍战剧。

“你们军情司,首要的任务,就是分别打入闯贼,朝廷,辽东三个地方。”

“闯贼军中怕是不用我多说了,这朝廷嘛,袁家有些关系,到时候你可以利用袁家商铺,打入进去。”

“只是这辽东,目前有些麻烦,不过本官有个意见,你可以打入大同张家口,内有八大晋商,其家主分别是,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

这八人,全是建虏鞑子的御用皇商,鞑子手中全部的火药,八成的粮食,以及超过六成铁器都是由这八家提供。”

“我的建议仍是希望你们利用袁家商铺的人脉,跟晋商八大家扯上关系,从而再打入建虏。”

“是,大人!”

周继祖恭顺的叩谢李胜,心里也异常佩服李胜,人身在山东,却对千里之外的晋商了如指掌,连他们勾结建虏,也知道的清清楚楚。

可耻的晋商,建虏的帮凶,居然是你们!

周继祖对于鞑子,可是没有一点好感,他们,连闯贼都不如。

闯贼每攻入一城,杀的大多数也是这举人,进士,官老爷。

而建虏鞑子则不一样,凡是所经之地,无论老幼,或杀,或抓,用后世的说法,那就是三光政策。

可以说,明朝百姓们到了如此地步,跟建虏鞑子,也逃脱不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