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替小女儿物色的对象(1 / 4)

重回1980年去享福 二蛇 7827 字 4个月前

晚七点。

陶陶居。

“爸,这麻皮乳猪的味道还真不错,你尝尝看。”

“嗯,脆而不硬,口感刚刚好,不愧是招牌菜,确实是有一手。”

“爸,还有这烧鹅,味道真是绝了啊!”

“鹅皮香脆,皮下的油脂都渗进了肉里,口感滑嫩无比,吃起来没有油腻之感,甚至连骨头都透出一股香味,真不愧是名满广州的百年老店,这里的大师傅还真是有功力。”

邓世荣父子一边品尝着这百年老店的招牌菜,一边点评着。

一顿饭,吃得父子俩都非常满意。

饭后,邓世荣给小儿子买了个bb机,然后就送他回学校。

临走前,邓世荣叮嘱道:“小恒,接下来你就静下心来好好读书,现在这个世道比较乱,在校园里读书倒是不用担心,可一旦你走出了校门,就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还有,万一要是遇到什么事情了,比如说被人欺负到头上了,或者被人勒索敲诈,你可千万不要选择自己扛,一定要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知道没有?”

邓允恒点头道:“我知道了!”

“还有,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财不露白,做人要低调。”

“嗯,我会注意的。”

“那行,赶紧回宿舍吧,我走了!”

“爸,你自己也要注意安全。”

“放心吧,你爸我可是老江湖,走了!”

“嗯!”

……

当晚。

邓世荣找了家高档酒店下榻。

次日,邓世荣早早起来享受广东的早茶文化。

我国早茶文化首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又以广东早茶的名气最大。

广东早茶,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就开始盛行,到了广州十三行时期,商贾名流需要一处款待生意伙伴的场所,第一间现代化茶楼“三元楼”便应运而生。

其后,茶楼越来越多,到了民国时期,广州许多上档次的茶楼为了招揽食客,争相推出“星期美点”,成为当时餐饮界的潮流。

那时茶楼如同“小社会”,谈生意的、相亲的、聚会的都有,世相百态、人情世故都凝聚在“饮茶”之中。

在后世,广东早茶早就在广西盛行起来,基本在广西的每一个县城都能品尝到广东早茶,更别说是市了。

因此,后世的邓世荣也没少吃早茶,只是没有在广州这种广东早茶诞生地吃过罢了。

邓世荣所住的酒店,其楼下的餐厅就供应早茶。

邓世荣起来已经算早的了,但来到餐厅的时候,还是看到了好几桌客人,这些客人一看就是那种家庭条件不错的老人,一个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一边用各种精致的茶点佐茶,一边聊着家长里短或国家大事,好不自在。

像邓世荣这样一个人过来饮早茶的,还真就只有他一个。

邓世荣要了一壶茶,再要了虾饺、蜜汁叉烧包、金钱肚、凤爪等几种特色茶点,一边有滋有味的品尝着,一边倾听那些本地老人用正宗的粤语闲聊。

要说方言是真的神奇,就拿粤语来打比方吧,北方人要是想学会粤语,那困难程度真的不亚于学英语。

可若是讲客家话的人学粤语,那难度系数是直线下降,基本上只要有心去学,都很快就能掌握粤语。

因此,邓世荣虽然没有学过粤语,但前世他看过那么多粤语剧和听过那么多粤语歌曲,让他讲或许讲不了几句粤语,但只是听的话起码能听懂八成以上。

此时,邓世荣就听着邻桌的两个看起来比他大不了几岁的老头子,正在谈论着国际大事。

听到这里,邓世荣忍不住接话道:“我们当人家是老大哥,但人家可不满足老大哥这个身份,而是想当说一不二的老子,他们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儿子,不是一个敢跟他唱反调的弟弟。”

右边的老头子闻言眼中一亮:“这说法倒是挺形象的,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只要我们不听话了,人家就恨不得立刻把我们掐死,幸好我们的掌门人英明,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左边的老头子叹道:“虽然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危机,但咱们的实力跟人家差得还是太远了,在跟老大哥翻脸后,我们可没少受打压,让我们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在这老大哥终于要倒下了,我们可以说是去了一个大敌,这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大好事。”

邓世荣道:“这老大哥倒下,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吧!”

右边的老头子打招呼道:“兄弟,怎么称呼?一起坐过来聊聊?”

邓世荣也不客气,这饮早茶一个人是挺没劲的,得跟三两个人一起天南海北的瞎聊一通才有意思,于是他一边把茶点往他们那一桌搬,一边回答道:“我姓邓,花名九叔,两位阿表怎么称呼?”

右边的老头子说道:“我姓周,你喊我一声老周就行。”

左边的老头子接话道:“我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