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天刀”宋缺
皇宫,御书房。
“陛下,探子来报。”
一名太监打扮的宫人,手捧一封密函,快步来到御书房之中,双手将密函呈上。
“朕知道了,先下去吧。”
将手中那封密函拆开,扫了扫上面的内容,饶是苏子墨早有准备,心中也不禁泛起了一丝怒色:“慈航静斋,佛门,这可是你们自寻死路啊……”
密函之上,却是佛门与东突厥之间,已经达成了某种秘密协议。
眼下东突厥这边,正在“武尊”毕玄的率领下,开始整合草原各部落势力,在这种情况之下,边境各镇也是风声鹤唳。
毕竟,突厥与中原之间,也是许久未曾经历过战事。
如今东突厥厉兵秣马,连带着草原各部落之间,也纷纷开始交战,而边境这边,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大战将起啊——”
默默地将手中密函揉成一团,真气催吐,轻易之间,便将之化成了一堆碎屑。
“来人,传张须陀觐见!”
“是!”
不多时,却见一名身形魁梧的方脸大汉,快步来到御书房之中。
“臣张须陀,叩见陛下。”
“张将军。”
对于眼前之人,苏子墨也是毫不隐瞒,幽幽道:“不久前,‘罗网’探子来报,草原之上,东突厥蠢蠢欲动,正在整合各部落势力,意图染指我中原江山!”
“岂有此理!”
身为武将,而且还有赫赫有名的大将,得知突厥大举来袭,张须陀自然也是明白这其中的严重性,眉头微皱,却是重重行了一礼。
“陛下,老臣不才,恳请陛下降旨,愿亲率大军,征讨突厥!”
“好,难得张将军一片报国之心,朕也是深感欣慰。”
听到张须陀此言,苏子墨也是暗暗点了点头。
在历史之中,张须陀多次率军平定各地的叛乱,威振东夏,被认为是隋朝柱石,更是奉旨讨伐瓦岗寨,前后三十余战,屡战屡胜,乃是不可多得的猛将!
这一次召见张须陀前来,自然也是有命其为先锋,消耗东突厥实力之意。
因此,几乎是瞬间,苏子墨便做出了决定,开口道:“来人,传朕旨意,命张须陀率三十万大军北上,征讨东突厥,钦此。”
“臣,遵旨。”
待张须陀离去之后,苏子墨的脸上,并未显露出一丝一毫的轻松之色。
毕竟,三十万大军,比起东突厥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自保有余。
但若是一旦对上,已经将草原各部落,整合成一片的东突厥势力,却是有力未逮。
“看样子,却是需要请那一位出山了啊……”
苏子墨深知,虽说如今大隋的力量,倾巢而动,对付区区一个东突厥,却还是有着足够的胜算,但如此一来,却是令原本被镇压的各种隐患,有了可乘之机。
这也是慈航静斋,以及佛门想要看到的结果。
一旦大隋失去了镇压四方的威慑力,群雄四起,江山倾覆,却也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情。
面对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也就只有迅速破局。
只可惜……
眼下朝中各方大将,皆是难得的猛将,其中也不乏忠心耿耿之辈,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却还是稍有些差强人意。
“来人,传罗网探子。”
“参见陛下。”
只见一名身着一袭黑衣、看不清面容,身形凹凸有致的女子,半跪在书房之中。
“这段时间,尔等密切关注太原李家,若有任何异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之消灭在萌芽之中,明白了吗?”
“是。”
不得不承认,李家坐镇关中,却是一方极为重要的关隘。
关中沃野千里,乃是帝王之基,秦得关中八百里之地,奋六世之余烈,方才一统天下,可见关中之地,到底有多么重要。
若是关中乱了……
那么想要镇压叛乱,其难度,便是陡然提升了十倍不止。
当然,对于这一点苏子墨却是早有防范,派出心腹手下,坐镇潼关。
自古潼关天下险!
潼关位于渭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
《水经注》有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潼关乃是关中的东大门,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只要潼关不失,哪怕是李阀倒戈,与东突厥沆瀣一气,凭借潼关天险,却也可以严防死守,阻挡住其南下的必经之路!
“不过,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