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它整机的研发、设计、生产、测试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工程师。
而将它细分,动力、通信、航电、制动、空调、机身等各大子系统和相关零部件,也需要有厂家研制生产。
具体到每一个零部件,也能衍生出不少厂家。
就像生产金属机身的厂家,需要有冶金厂提供优质航空材料、机械厂提供精密加工设备。
而即便到了冶金厂、机械厂、化工厂等环节,其实都还可以进一步延伸。
因为它们原料开采、运输、加工等环节,也需要有厂商与之配合才行。
所以制造业,尤其是以航空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能带动的就业岗位,真是太多太多了。
并且这些很有技术含量的岗位,自然薪资福利待遇也不会差,每增加一个员工,就相当多了一个中产家庭。
因而一个国家要想繁荣富强,是搞农业,还是搞工业?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
这架对比西方大飞机,看似很小,也并不先进的支线小飞机。
却也已经代表龙国,已经有着相当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
如此门类齐全、技术过硬、产业完善、人才济济。
造出优秀大飞机,自然也是迟早的事。
可怕的是……
龙国现在的高端制造业,还不仅仅只有航空。
他们还会造汽车、轮船、高铁、卫星、电子产品……
哪怕一些产品,市场份额并不高。
哪怕一些零部件和技术专利,还是外国的。
但对聪慧勤劳的龙国人来说,这都不是什么难事。
反观自己的祖国南越呢?
过去摸着龙国过河,效仿搞经济开放,招商引资、发展外贸。
可惜到现在,吸引来的制造业,基本还是很低端的来料加工。
也就是从龙国、南寒、樱花等国进口原料,运送到南越后,利用超级廉价的劳动力完成生产组装后再销往西方。
这样的外贸,注定只能赚一丁点儿的血汗钱。
当年无数人笑话龙国人,七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喷气式客机。
可龙国人已经走完了原始积累与产业升级,并正逐步攀登高端制造业。
而笑话龙国人的南越,以及众多小国,却活成了笑话,被牢牢锁死在了低端制造业。
至于为什么会被锁死?
当然是资本的积累、产业的升级和技术的提升,都是需要基础和代价的。
像南越这种小国,根本就没有冶金、化工之类的重工业基础。
搞不出各种金属材料、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搞不定纤维、橡胶、塑料等等。
现在让他们花费巨大的投资、耗费很长的时间,去打造重工业,他们也没那资本和时间。
而龙国呢?
早在几十年前,刚打跑了侵略者,龙国人就在北方老大哥的援助下,大力发展重工业。
之后哪怕与北方老大哥交恶,得不到援助,依靠自力更生,也搞出了很强大很齐全的重工业。
从飞机导弹核武器,到汽车火车轮船,从纤维塑料化工品,到服装鞋袜日用品……
各种工业产品,即便谈不上有多先进好用,但至少龙国人有重工业基础能造出来。
而南越呢?
哪有重工业基础?
况且要搞出高端制造业,光有重工业还不行。
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开展高等教育,以便于持续输送大量优质人才。
有足够的人才,才能有人搞研发、搞设计、搞生产加工、搞基础研究等等。
可人口本就不多的南越,别说高等教育了,就连起码的义务教育都还没搞好,文盲率很高。
而最让苏灿林痛心的一点,便是他们的军队不好好保家卫国,居然沉迷于经商,涉足的行业正越来越多。
照这么下去,通信、交通、电力、金融、地产等众多行业,恐怕都会被军方掌控,他们一心只想挣快钱,哪有心思搞产业升级?
就像这一次。
由于境内铁路,基本还是被殖民时期修建的,大量铁轨都已经老化变形严重,不得不更换。
按理说,如此大规模的采购业务,是可以找厂家谈判,不仅供应货物,还转移生产技术的。
然而……
由于南越的钢铁行业实在是太拉垮,连工程建筑常用的螺纹钢都不能提供。
就算龙国人愿意转移钢轨生产技术,甚至还提供一整套生产线,又能如何呢?
他们根本就冶炼不出,能够符合钢轨生产标准的钢材。
连钢材都炼不出来,还有必要让转移技术吗?
而造不出钢轨,将来要再次更换的时候,不就还得花钱买吗?
一个连铁路钢轨都造不出来的小国,自然也别妄想成为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