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运筹帷幄!关键一战(2 / 3)

因地制宜的搞地方性的调控呢

而且这些政策出台,为的也不是自己一己私利,而是整个京海的未来。

所以徐雷的话,着实是让林朝阳茅塞顿开。

感觉一下就不迷茫了。

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儿。

“好,真是太好了”

“徐少,我现在越发觉得,你真是个天才”

“听君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徐雷呵呵笑道“别说得这么夸张”

“其实限购、限售、增加土地供应、增加融资成本等等手段,你都是知道的。”

“只是你陷入了思维误区,觉得就咱们龙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还用不着出手干预。”

这话,徐雷可并不是胡说八道。

当初给总务院提意见,不要把房地产经济,搞成国民经济支柱,避免房地产经济泡沫化

就将另一个世界房价疯狂暴涨、各地严重依赖土地财政、老百姓对房价怨声载道,被迫采取的各种调控手段,提前分析讲解了。

以林朝阳的级别,当然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参材料。

只是

有手段在手,他却不敢用,觉得还不到时候。

但徐雷却不一样。

该出手就出手,哪儿来那么多顾虑

真要等房价涨上天,再想调控就难了。

因为到时候,会有很多人已经买房,甚至是掏空家底、负债累累。

对他们来说,房子只能涨价,哪能跌

所以现在看苗头不对,就赶紧出手压制,才是最好的时机。

当然。

这些调控政策,过段时间推出也不迟。

等王林健、高启强、肖建炆等,杀个血流成河也不迟。

而且他们疯狂厮杀,拍出了一个超级高价,搞出了一个震惊全国的地王。

到时候针对房价上涨过快,推出限购政策,既顺应了民心,又响应了总务院的房住不炒的政策。

岂不是一举两得

如果再加上这一次土地拍卖,可以让京海大赚一笔。

就算中拍者事后反悔,不愿意全款付清成交,那么也能没收他五亿保证金。

五个亿啊

白赚这么一笔钱,能做不少事了,更别说事后还能继续拍卖。

这么算下来,那就是一举三得了。

想到这些。

林朝阳真是笑得合不拢嘴。

和刚来的时候,心急如焚、满脸愁容的样子,完全变了一个样。

喝了一口茶后,林朝阳岔话说道

“对了,赵立冬进去了后,京海的政法书纪一职就空出来了。”

“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你觉得应该让谁上去更好呢”

徐雷一怔。

好家伙

林朝阳你这是给老子出难题啊

这么重要的职位,你居然问我的意见。

咱俩到底谁才是京海的一把手

不过

转念一想。

徐雷觉得,有实力是真的爽啊

以前被赵立冬联手陈泰欺负的时候,只能一边硬刚到底,一边利用录音笔,寻求何黎明的帮助。

之后实力有所增长,但想要帮曹闯提拔为副局,却也只能拿飞宇电子厂扩能改造工程,去和赵立冬交换。

而如今。

京海一把手和自己喝茶聊天,畅谈房地产调控政策,还主动询问自己谁更合适当接任赵立冬。

徐雷相信,自己举荐的人,肯定百分之百能接任。

但问题是

举荐谁呢

曹闯吗

显然他还不够资格啊

他现在还只是副局,要晋升也是先转正。

不过孟德海调任青华区,担任一把手后,局长一职就一直空缺。

省里也只是空降来了一个副局郭文建,而且一直不温不火。

所以

要说最合适的人选,显然是孟德海。

他去了青华区后,也干出了不小成绩。

甭管他私底下,和高启强是否有勾结。

但不管是拆迁修建环城大道,还是进行老旧城区改造。

甚至是莽村那么棘手的地方。

也在他的力推之下,高启强顺利搞定。

在强盛集团效率极高的施工建设下,途径莽村的那一段高速公路,以及在村里征地修建的大型服务区,是最先建成投用的。

成绩如此斐然。

那么从青华区调回市里,提拔接任赵立冬的职务,也算是合情合理。

而自己能看到这一点。

孟德海那个在省里工作的舅舅黄老黄严军。

从事组织工作多年,门生故吏众多。

他发现有机会提拔侄儿。

又怎么可能会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