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 上木村。
上木村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村。
它位于某条入海大河的西边, 村里还有不少小河,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 都已种田养蚕为生。
如今是农历九月, 天气不冷不热, 而上木村的村民们, 正忙着挖番薯。
上木村这边种水稻,有些地一年种两季,有些地一年种一季, 每年产量还是不错的, 但其中大部分稻子都要交公,大家都没办法顿顿吃白米饭的,这番薯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他们都要靠番薯填肚子
挖番薯是个体力活儿,一大早, 村里的青壮年就拿着铁耙翻地。
顾明修在众多干活的人里,算是瘦小的, 但他力气却不小, 一耙下去,便有一大块泥被翻了出来,连带着很多番薯。
村里的女人用手将挖出的番薯扒开, 从中找出番薯扔进旁边的竹篓。
偶尔看到有些大个的番薯被顾明修一铁耙给伤着了, 还会可惜一下“这么大的番薯,可惜了。”
一边说着,她们就一边把被伤了的番薯扔到另一个竹篓里去这样的番薯, 是要快点吃掉才行的。
顾明修不停地翻地,女人们跟在他和其他人后面捡番薯,而在他们后面,还有一些流着鼻涕的小孩子,拿着个篮子捡前面的女人落下的,不过手指大小的番薯,或者番薯根。
这些虽然里面都是“筋”,也就是粗粗的植物纤维,但好歹也是能填饱他们的肚子的。
有些女人让自家孩子留在自己身后,刻意将一些个头稍大一点,能有鸡蛋大小的番薯落下,那些孩子的收获就会丰盛很多。
都是乡里乡亲的,一般也没人说什么。
只是,大家正干着,突然有人道“言知青呢又没来”
他们村位于江南,紧挨着一个镇子,又地少人多,来的知青不多,不少还是村里人的亲戚这附近镇上县城的人要下乡,都挑周边村子。
但这言知青不同,他是两年前从京城来的。
刚来的时候,村里人稀奇地很,都特地去看他,但现在村里人已经对他避之唯恐不及了。
这言知青长得高高大大的,身板看着很壮实,但太懒了
他都来这里两年了,地里的活儿还干不利落,整天就知道躲在庙里偷懒。
“那言知青,真的太懒了。”
“之前张祖根的女儿还看上了他,最近也打消念头了。”
“可不得打消念头他那么懒,越过越穷”
这言知青,村里的人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才好。
他刚来的时候整个人瞧着光鲜亮丽,皮鞋都是擦了油的,所有人都以为他家里肯定很有钱,然而并不是。
这两年,就没人给他寄过东西
头一年,他靠着变卖自己带来的东西,好歹也能过下去,第二年,他就靠着跟村里借粮食过日子了。
跟村里借了粮食,一笔笔的都是要记上的,他总是不出工,年底肯定还不上,这
更重要的是,村里人还得知,他家里成分不太好。
这江南水乡的人,个性都软,这几年外面闹得天昏地暗,他们这边也会拉人一下,但折腾地并不严重,也就没人对言知青做什么,可到底没人看得起他。
哪怕他长得好有文化,就凭着懒惰和成分不好这两样,那些情窦初开的女孩子,就纷纷打了退堂鼓。
村里人都觉得,这言知青要是一直这样子下去,怕是要打一辈子光棍
至于村里另一个可能要打一辈子光棍的,就是正在努力翻地的顾明修了。
顾明修是他们村长得最好的人了,比之言知青一点不差,干活还卖力,十五岁的时候,在队里干农活就已经能拿跟成年人一样的公分了。
可他也有致命缺陷。
首先,是他的成分同样不好顾明修的爷爷,当年是村里的大地主。
顾家以前是做生丝生意的。
他们家在那大河边建了一个围墙能有三米高的大院子,建了码头,早上几十年,每年收茧子的时候,附近的人都摇了船来这边卖茧子,这码头上那是人来人往的,银元都要用竹筐来装。
顾家的老太爷,那是说不出的风光,顾明修的父亲,更是去大城市读过书,在这村里,那是一等一的风光。
可惜时代变得太快。
顾明修出生没多久,他父亲就自杀了,之后顾明修的母亲带着顾明修改嫁了村里一个娶不上老婆的老光棍,又生了三个孩子。
可就算顾明修的母亲改嫁了,顾明修的成分依然不好,很多人是不愿意嫁给他的,更别说他还有一家子拖累。
顾明修在继父家,那就是个拖油瓶,打小就需要干农活照顾弟妹,他成分又不好,在村里更是总被人欺负,也就一直过得不好。
然而都这样了,老天爷依然不放过他。
就在顾明修十四岁那年,他继父得病,肚子越来越大,去医院医生说治不好,就那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