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脸面(3 / 4)

盛宠之嫡女医妃 天泠 7601 字 5个月前

,七日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他真怕这么等下去,南疆那边会再生波澜!

皇帝暂时挥退了来递折子的人,一个人心事重重地呆坐在御书房里好一会儿,直到刘公公问他是不是要摆驾凤鸾宫时,他才起身。

今日是小除夕,他要去凤鸾宫和皇后及众妃嫔一起用膳。

皇帝带着刘公公摆驾凤鸾宫,可是走到半途,皇帝又临时改了主意,往上书房去了。

上书房里,隐约传来年轻人清朗的诵书声,皇帝微微勾唇,刘公公见龙颜悦色,便在一旁笑道:“皇上,五皇子殿下真是勤勉,今日是小除夕,还在读书。”

皇帝满意地颔首道:“本就该如此!”

说着,他大步走入上书房中,此刻里面只有五皇子韩凌樊一人。

皇帝不由有些惊讶,道:“小五,怎么只有你一人?”

韩凌樊恭敬地给皇帝行礼后,说道:“父皇,今天是小除夕,儿臣就让阿昕、阿清他们先回家了。”

皇帝点了点头,想着五皇子在小除夕还记得多读书,想必是把自己的一番教诲听在了心里,感觉有几分欣慰,随口道:“小五,你这两天读的是什么书?”

韩凌樊眸光一闪,恭声回道:“回父皇,最近儿臣在读《归田录》。”

《归田录》是几百年前一位著名的文人晚年辞官后所著,所记多为朝庭旧事和士大夫的琐事,基本上是其亲身经历,可说是史料翔实可靠,值得后人借鉴。

皇帝当然也是知道的,于是又问道:“读到哪一篇了?”

韩凌樊又答道:“《取信于人》。”

闻言,皇帝整张脸瞬间都沉了下来。

这篇《取信于人》说的是那时的一位郭姓大臣在外任西山巡检,有人向皇帝举报说这位郭姓大臣和邻国皇帝有往来,有造反之心,皇帝听闻后勃然大怒,怒斥那告密者诬害忠良,还将其交由那郭姓大臣处理……后来这个故事就传为君臣守信的美谈,说的就是“用臣不疑”的道理。

韩凌樊在这个时候提起这篇文章在暗示什么昭然若揭!

想起刚才平阳侯送来的那个折子,皇帝心口的火苗仿佛骤然间被浇了一桶热油似的,熊熊燃烧了起来。

“够了!”皇帝铁青着脸怒道,“小五,朕让你多读点事,别妄议政事,你就是这样阳奉阴违的吗?!”

“父皇!”韩凌樊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您听儿臣说,用臣不疑……”

“朕让你读书不是为了让你忤逆朕!”

皇帝不耐烦地打断了韩凌樊,这一句“忤逆”几乎是有些诛心了。

皇帝说完后,就甩袖而去,留下韩凌樊面色凝重地看着皇帝强硬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个新年,皇帝注定是过不好了,但千里之外的南疆却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对于镇南王府而言,这是萧奕时隔多年后第一次在府里过年,府中上下也感受到了这种不一样的气氛,世子妃大方地让所有下人都多添了两套棉衣,又给了加倍的月钱,还额外给下人也添了荤菜,整个王府喜气洋洋。

到了二十九这一日,过年的准备也都做得差不多了,南宫玥的身子越来越重,最近除了每日的散步都懒得动弹,懒洋洋地窝在屋里。

“世子妃,这是厨房今日做的馒头,您瞧瞧是不是很趣致?”

临近午膳的时候,画眉和鹊儿各拿来了一个红漆木食盒,拿出了几碟热气腾腾、造型各异的馒头。

俗话说:“二十九,蒸馒头”,寓意是蒸蒸日上,今日厨房里做了上百个馒头分发给府中上下,这些馒头被捏成了各种形状,寿桃,花卷,白兔,猫儿,猴儿,白蛇……五花八门,一个个看着精致可爱,显然厨房的管事嬷嬷是花了大心思的。

鹊儿笑道:“奴婢都舍不得吃了。”

软绵的馒头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南宫玥嘴角翘了起来,先吩咐两个丫鬟赏了厨房,然后吩咐道:“画眉,你跑一趟林宅,送一笼去给外祖父和韩姑娘吧。”

“是,世子妃。”画眉脆生生地应了。

这时,百卉进屋来了,手里拿着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单子。

“世子妃,”百卉恭敬地行礼后,就把那几张单子呈到了南宫玥手中,“这是几位奶娘这一个月来在碧霄堂里吃的东西,奴婢已经看过了,并未发现什么问题……”

南宫玥拿着那几张单子,凝神看了起来,这些菜肴再普通不过,从食材到调味料都很是家常,她看了一遍,也没从中瞧出什么问题来。

南宫玥沉吟片刻,道:“百卉,继续查,查查这几个乳娘平日里都和府里的什么人接触,若是她们过年要返家,也让朱兴那边派人盯着……”她思索着道,“再查查厨房采买那边……”

这药草既然被乳娘吃下去,那就必然有一个“门路”将其送入王府和碧霄堂。

“是,世子妃。”百卉沉声应道。

南宫玥摸了摸高高隆起的肚子,难免叹了口气。

下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