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指尖才碰上茶壶,眼尖的萧奕已经看到了,殷勤地说道:“阿玥,我来就好。”
他话音刚落,只见一道灰影闪过,南宫玥手中的茶壶已经被一双鹰爪给勾走了,寒羽紧随其后……
就算是萧奕也难得愣了一瞬,直到南宫玥清脆开怀的笑声骤然在殿中响起,双鹰仿佛找到了新的乐子,抓住那个茶壶在水帘之间穿来穿去,从这头飞进,那头飞出,顽皮地把殿中弄得湿漉漉的一片……
南凉宫中,气氛一片轻快闲适。
而殿试后的王都也是亦然,簪花宴后的第三日,天方亮时,早朝照常开始了。
一身明黄色龙袍的皇帝一扫这些日子来的烦躁,看来精神焕发。
自打舞弊案爆发以后,皇帝一直被朝臣和学子们连连施压,要他尽快处置考官给天下学子一个公道,直到殿试之后,这座压在他心头沉甸甸的大山总算是被移除了。
皇帝俯视着金銮殿上的百官,意气激昂地宣布这次舞弊案的结果:“……科举择才,黄和泰乃状元之才,此次恩科会试舞弊纯属子虚乌有、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着令主考官和副主考无罪开释,即日官复原职。”
闻言,不少官员都是松了一口气,这事能以这种结果平息,对于朝堂而言也是大幸!
却还是有人不甘心,朱御史上前一步,出列作揖。
他还想说什么,皇帝已经在他之前沉声道:“朱爱卿,你可否敢与今科状元郎辩上一辩?”皇帝这声爱卿已经极具讽刺之意,话中更是透着警告。
朱御史的身体一下子僵直得仿佛瞬间被冻僵了一般,呆若木鸡。
头甲三名游街那日发生的事早就传遍了整个王都,状元舌战群雄有目共睹,若是没有同等之才学,勉强与这位状元郎一斗,怕是要在皇帝和百官跟前丢尽颜面,等于偷鸡不着蚀把米,以后他还如何在朝堂上立足?!
想到这里,朱御史嘴巴开开合合,再也说不出话来。
其他的官员如何看不出朱御史的尴尬,心里暗自好笑,其中一个中等身量的官员上前一步,向皇帝躬身后,对着朱御史朗声道:“朱大人应该是太宗时期弘道八年的进士吧?”他口中的太宗时期指的是先帝在位之时,“本官记得那一年的春闱考题论的是屯田制,朱大人也许可以和黄状元切磋一下。”
那官员话语间透出似笑非笑的嘲讽来,朱御史的面色更为难看,汗如雨下,他那年参加会试论的正是屯田赋税条例,一个国家建国之初,屯田制可以助国家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等等,因此在他会试的那篇文章里是大大地肯定了屯田赋税条例,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才在会试中得了二甲传胪,可是屯田制的弊端在此后短短的几年内就逐步暴露了出来,早在太宗时期就已经废除了屯田制,现在对方旧事重提,分明就是讽刺自己目光短浅……
这朝中的其他官员都知道这位江大人平日里就和朱御史不对付,此刻提出这个建议分明就是不怀好意,想看朱御史出丑。
朱御史气得老脸通红,又羞又恼,却只能僵硬地表示他对黄状元之才学并无质疑云云。
话落后,寂静的金銮殿上,突然响起几声轻微的窃笑声,显然在耻笑朱御史的心口不一。
这点小小的波澜很快揭了过去,根本无法影响皇帝的好心情,几个官员奏了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后,早朝就波澜不惊地结束了……
在皇帝下旨后,南宫秦和黎古扬立刻就被释放出了天牢,两人相视而笑,这一次能够全身而退已经是天大的运道了。两位大人彼此道了一声珍重后,就各自回府。
当南宫秦被送回南宫府时,围在南宫府四周的官兵们也早已退走了,南宫秦的归来令阖府上下欢喜不已,无论是主子们,还是下人们都是松了一口气,知道南宫府最大的危机已经度过了。
众人寒暄了几句后,其他人便纷纷散去,南宫秦先去沐浴更衣,洗去了一身晦气,然后就和南宫穆、南宫晟一起去了他的外书房。
当三人在书房里坐下后,皆有几分唏嘘感慨,过去这段时日发生的事恍然如梦。
南宫秦饮了口茶后,正色道:“二弟,阿晟,这次南宫家为何会遭此难,你们已经猜到了吧?”经此一遭,他睿智的眼眸中染上了几缕沧桑。
南宫穆点头叹道:“大哥,这一回幸好黄状元是有真才实学的。”否则的话……连南宫穆都不敢想下去。
“幸好吗?”南宫秦苦笑了一声,看着南宫穆和南宫晟道,“若说幸好,应该是幸好有阿奕。”
阿奕?!
南宫穆和南宫晟皆是面露惊讶之色,想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和远在南疆的萧奕扯上关系,而南宫秦被关在天牢里,又是怎么和萧奕联系上的呢?
南宫穆出声问道:“大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南宫秦本来也没打算瞒着他们,把他在天牢中收到了萧奕命人暗中递来的条子,他又因此上了奏折请皇帝如期举行殿试的事一一说了,至于殿试上以及之后的事,南宫穆和南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