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的官语白一眼。
小白上次说若要试探出那个人是不是有真才实学,需要一个机会。他瞧着现在这个机会倒是不错,让臭丫头能一解心中的疑惑,省得整日惦记着,多思伤神。他可不舍得他的臭丫头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浪费心神。
官语白的唇边浮起一丝清浅的笑容,向他微微颌首。
听萧奕这么一说,皇帝也有了几分兴致。自古而来,诗人词人皆爱中秋咏月,确是一件雅事。
一看皇帝的神色,一个文臣已经自告奋勇道:皇上,臣不才,正好昨日赋诗一首,难得中秋佳节,就献丑了,权当给诸位大人当绿叶陪衬一下。
这位大人倒是豁达,虽然诗做的普通,但也算给众臣起了个头,皇帝见臣子附议,也觉得兴致更为高昂。
既然要赋诗,四周服侍的宫人们立刻行动了起来,迅速地搬来好几张书案和椅子,在湖畔一一摆好,并备上了笔墨纸砚。
接下来,众臣一一以明月为题赋诗,皇帝兴致颇佳地说道:你们也都过来瞧瞧。
萧奕离皇帝最近,笑眯眯地拿起了书案上众大臣写下的诗句,颇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皇帝伯伯,这些诗句实在有些一般,写来写去都差不多,侄儿都没看到能让人眼目一新的句子。
镇南王世子素来张扬无度,众人对他的评论再不满也不敢有任何意见。
皇帝本来还觉得有几首诗词做得不错,但听萧奕这么一说,他就越看越不满意了,虽然偶有夜空皎皎孤月轮的佳句,但总觉得似乎还是差了点什么。
萧奕笑着继续说道:说到做诗,侄儿倒是记得锦心会流传出来的两首词做的不错。
皇帝若有所思,喊了一声,怀仁。
一旁服侍的刘公公立刻体会了圣意,聆听皇帝的吩咐,然后便匆匆走到后方,从随行的女眷中召来了一人——
白慕筱!
一瞬间,在场的大臣女眷们都把目光投注到白慕筱的身上。
白慕筱对皇帝行礼后,皇帝朗声道:今日难得中秋佳节,白姑娘可有兴致也赋诗一首?
皇帝钦点那可是莫大的荣幸,不过在作诗上,白慕筱也确实有这个资格。
锦心会上的《浣溪沙》和《江城子》,以及她从前所做的那首《侠客行》已然成为了文人墨客间广为流传的传世佳作。
众人皆知,她已经被册为了三皇子的侧妃,虽然只是皇子侧妃,并非正室,但皇子侧妃也是正二品,对白慕筱这个草民之女而言,也算是从此一步登天了,更别说她现在已经入了皇帝的眼,若是能早日诞下皇孙,恐怕比起三皇子妃也是多荣不让。
这么一想,三皇子妃崔燕燕倒因此遭受了不少关爱的眼神,心中更恨。
而韩凌赋却是满含笑意,父皇能欣赏喜爱筱儿,对自己亦是一件益事。
众人各异的目光中,白慕筱落落大方地一笑。
自己为何会站在这里,白慕筱心知肚明,看来这镇南王世子是在自己那位好表姐的撺掇下,想让她当着众人的面出丑,只可惜,她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们只是白费心机,反而成全了她的机会。
白慕筱自信满满,向着皇帝屈膝道:皇上,那民女就以七步赋诗一首五绝。
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传为佳话。
今日这句话若非是由白慕筱出口,未免有狂妄的感觉。
可是这里众人皆知,白慕筱在锦心会的初赛和决赛中都是第一个完成词作离场的,的确是才思敏捷,令人叹服。
众人都是交头接耳,拭目以待。
皇帝见白慕筱如此自信,笑容更盛。
白慕筱缓缓地往前走了一步,第二步
待她走到第四步时,第一句诗已经脱口而出:床前明月光。
随着她第一个字出声,四周又寂静无声,只听到她掷地有声的清丽嗓音回荡在四周。
第一句念完后,大部分文臣都是难掩失望,这一句实在是太平凡了,说是七岁小儿亦能做也不为过。只不过
想到白慕筱往昔每一首诗都必然有传世佳句,也许这妙语还在后头呢。
白慕筱又走出了一步,第二句诗随之响起:疑是地上霜。
这第二句显然比第一句听来多了几位味道,但也仍旧是平平。
这五绝乃是五字一句,四句而绝,故称绝。也就是说,白慕筱这首五绝剩下的只有两句,她想要翻盘,也只有靠这最后两句了。
四周越发安静,这个时候,白慕筱是全场当之无愧的中心,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她身上。
这时,白慕筱已经走到了第六步,举头望明月。
至此,大部分人基本觉得白慕筱这次必然是丢人丢定了,如此幼稚的五绝小诗居然也好意思出手,还是在皇帝跟前。
众人中已经稀稀落落地窃窃私语起来。
对此,白慕筱又如何不知,但是她仍然是面色如常,在踏出第七步的同时,念出了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