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道总管
等到杜启率领的军队,距离泗沘城不足百余步时,燕久吩咐道“随本官上前迎接。”
他一声令下,所有人跟着上前。
一个个官员来到了大军阵前,而燕久则是来到了杜启的前方,他撩起衣袍,便直接跪在了地上,以头叩地道“百济国燕久,拜见皇帝陛下。”
“拜见皇帝陛下。”
所有人,齐齐跪下行礼。
杜启目光掠过所有人,这人数极多,不是一个两个人,应该是满朝的人都出现了。杜启点了点头,颔首道“都起来吧。”
“谢陛下”
众人道谢,又再度站起身。
杜启看着燕久,沉声道“燕久,扶余璋呢”
燕久略微欠身弯腰,恭恭敬敬的道“回禀陛下,扶余璋不愿意归顺陛下,已经是自刎而死。我百济国上下,都愿意归顺陛下,都愿意追随夏国。”
“不错,不错”
杜启很满意的点头。
如今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百济国,意味着杜启很快就可以掌握整个辽东全境。
杜启沉声道“这一次尔等尽皆有功,朕自会不吝嘉奖。”
“谢陛下隆恩”
所有人再度齐齐开口。
得了杜启的话,他们眼下就不再担心,彻底踏实下来。即便是杜启要按照新罗、高句丽的处置方式,会把所有的土地收归为国有,可是他们依旧掌权,那就依旧不影响自身。尤其如今归属于夏国,他们反倒有了更多的机会。
杜启大手一挥,这时候崔永利带着军队往前,先一步就进入泗沘城,把泗沘城的四方城门掌控起来。然后,杜启才率领所有人入城。
大军入城,直接入主王宫。
虽说杜启率领的军队,已经抵达了泗沘城,但朱有田率领的队伍,却暂时还没有抵达。因为泗沘城,已经是落陷,所以杜启直接安排人传令朱有田,让朱有田不必往泗沘城杀来,直接着手扫荡百济国各地。
杜启入主了王宫后,直接下令铲除了扶余璋一脉的所有人。涉及到开疆拓土的事情,杜启很清楚留下后患,那就是永无宁日,会衍生出边患。
扶余璋一脉斩尽杀绝,才能斩草除根。
杜启没了扶余璋一脉的所有人,则是着手对百济国的官员进行调整,把这些百济国的主要重臣,调入夏国为官,如燕久、沙千秋都是调入夏国朝廷,至于其余的官员,则是暂时主持各地。要把整个百济国进行调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事实上,不论是新罗、百济和高句丽,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处理妥当的。
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改变。
时间流逝,转眼进入新的一年二月,辽东虽说还春寒料峭,但天气渐渐开始暖和,也有了艳阳高照,甚至百济国已经全部拿下,整个新路、高句丽和百济三国已经全部掌握在杜启手中。
一切,归属于杜启掌握。
这一段时间,杜启一直着手对新罗、百济和高句丽的调整,土地大方向已经全部收归为国有,然后把土地按照户籍,分配到地方上去。甚至于一些不曾有户籍的人,官府也开放登记,但凡登记的百姓尽皆能分到土地。
所以一切尽展很是顺利。
杜启对于辽东这里的改变,很是满意,但清楚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杜启如今的打算,便是安排好辽东事情,就准备启程离开。
杜启直接安排了人,把上官仪、马周和关之澜喊来议事。
三人落座后,杜启沉声道“今天把你们都喊来,是为了辽东这里的事情。按照我夏国的划分,实际上新罗、高句丽和百济三国,不算是辽东,不过这样不影响,就以辽东道命名。朕即将启程离开辽东道,但辽东道这里,没有一个人负责同化,且调整辽东道,肯定是不妥当的,所以今天的目的,便是要确定辽东道总管人选。”
上官仪道“陛下对于辽东道总管的人选,可有什么要求”
杜启道“辽东道总管的人选,不会从军中选拔,也不是从朝廷内选拔。朕的打算,便是从你们三人中挑选一人留下,你们谁愿意留在辽东道,坐镇一方”
上官仪、马周和关之澜闻言,都是有些惊讶。
没想到杜启竟是这么安排的。
让他们三人中的人留下。
杜启却是不着急,因为涉及到辽东道总管的安排,三人肯定也有所虑,所以他静静的等待着,不过片刻功夫,马周已经率先道“陛下,臣愿意留下。”
上官仪顺势道“陛下,既然马周要留在辽东道,臣就不留下了,依旧留在内阁。”
关之澜道“臣履历不足,无法留下。”
杜启点了点头。
事实上要说留下的人选,看似是上官仪、马周和关之澜三人。实际上,因为关之澜履历不足,且很少有单独做事的时间,资历明显是不够的,所以主要还是集中在上官仪和马周两人之间,,而马周留下,杜启很是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