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会有详细的通知。”
这一事情,很轻松就说过了。
百姓有一些反响,但并非特别的激烈,因为杜启毕竟没有似在伊州境内那么详细阐述。再者,专门让各县百姓子嗣读书的书院,实际上还没有建立起来。
这是一项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杜启不曾过多允诺。
只提及这事情。
再者,原本这事就是为了吸引百姓注意力的,即便没有造成影响,也没有什么。因为杜启最关键的事情,是在于第三件事的。
杜启继续道“本王要说的第三件事,是关于焉耆州刺史的人选。说起来焉耆州刺史一职的人选,对你们而言,其实觉得很遥远。”
“因为你们中绝大多数的人,这辈子都接触不了焉耆州刺史。”
“你们认为是高高在上的。”
杜启说道“实际上,焉耆州刺史和你们却是息息相关。原因很简单,焉耆州刺史如果爱民如子,那么施政会宽松,会有利于百姓,让你们能过上好日子。”
“如果焉耆州刺史施政严苛,即便出发点是为了百姓,最终的结果,也可能背道而驰,最终弄巧成拙。对本王来说,必须选好焉耆州的刺史人选,因为这是关系到百姓命运的。
“本王思来想去,一个有能力且经验丰富,尤其还要爱护百姓,且真正愿意为百姓着想的人,也就是曾经的焉耆国太傅胡有山。”
杜启说道“胡有山此人,生于斯长于斯,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如果焉耆州有胡有山执政,百姓都能放心,更能安心。”
杜启至此,抛出了话题。
这才是杜启的目的。,,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