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
杜启闻言,却是笑了起来。
没想到,张景平的要求,竟如此的简单,只让他签字。不过张景平为人不错,所以杜启自是投桃报李。他接过书册后,便搁在身前,提笔蘸墨,思考着该写些什么。
单纯签名字,却过于简单。
得写几句话才行。
张景平见杜启一直不落笔,内心也是紧张不已,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
生怕打扰了杜启。
按照张景平的想法,他就是想请杜启,签个名字即可。可看杜启的样子,明显是要准备题字的,这对张景平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所以他又万分期待。
雅室内,寂静无声。
对张景平来说,气氛一时间都仿佛凝滞。忽然,张景平眼前一亮,因为杜启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已经是提笔落在砚台中。毛笔蘸满墨汁,便已经是快速的挥毫下笔。
侠客行
三个铁划银钩的大字,跃然纸上。
张景平一看到这三个字,眼前一亮。对他们这样的游侠儿来说,他们就是侠客。他们最好的称呼,便是侠客。所以杜启的侠客行三个字,一下吸引了张景平的注意。
张景平大气不敢出,便继续往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开篇四句,瞬间便已经把一个侠客的形象描述了出来。这样的一个场景,令张景平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精妙
实在是精妙啊
张景平的身子稍稍前倾,甚至于弯着腰,仔细的盯着书册。
杜启继续往下写。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第五句到了第八句的诗,一出来,整个诗句的情况,再度发生变化,多了侠客的锐利之气。杜启沉浸在提笔写字的情绪中,张景平则是身子都轻微的颤抖着。
他眼眸转动,看向杜启时,身子都轻微的颤抖着,无比的激动。
实在是太好了。
张景平没读过多少书,却也是识字的,也懂得一些书中的道理。他品读着杜启的诗句,脸上笑容灿烂,更是对杜启敬仰无比。
不愧是大文豪。
不愧是杜公子。
这真是写得太好了。
杜启没有去管张景平的心中所想,继续提笔往下。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侠客行一诗的内容,尽数写出来。而这一首诗,读起来大气磅礴,令人赞叹。张
景平呢喃着这一首诗,眼中异彩连连。
妙
是在太妙了
当张景平看到杜启的落款后,内心已然是激动起来。
杜启吹干了墨汁,吹干字迹后,便拿起三国演义的书册,递给张景平,道“大龙头,这一首诗送给你。”
“谢,谢过杜公子”
张景平内心,无比的激动。
甚至于,都有些手足无措,因为杜启赠送他的这一首诗,即便张景平不知道诗句的好坏,但他也能感觉到,杜启的这首诗肯定价值连城。
杜启道“相识就是缘分,更何况,今天的事情,多亏了大龙头出手相助。往后,这南城天下第一茶,承蒙大龙头照拂。”
张景平道“杜公子,您再这么说,就折煞我了。这事情,我义不容辞”
杜启轻轻一笑。
一首诗,能换来张景平的帮助,这买卖绝对是值得的。而且张景平为人处事不错,令杜启也很是赞许。
张景平又逗留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杜启亲自送张景平离开,然后,他才回到茶铺内。如今茶铺的问题,已经是解决,那么杜启便不需要再操心。
张景平离开茶铺后,脸上尽是喜滋滋的神情,返回自己所在的青龙堂。当他回到青龙堂,不多时,就有人进入,禀报道“大龙头,蔡必达又来了。”
张景平眼神一厉,便吩咐道“把人带进来。”
“是”
报信的游侠儿,立刻应下。
不多时,蔡必达进入,他看向张景平,眼中有冷色,直接质问道“张壮士,你明明是去找天下第一茶的麻烦,可为什么你一到了天下第一茶外,就直接认怂了。你可是答应了我,要破坏掉这天下第一茶分店的。可如今,这事情你却没有完成,总得给我一个说法吧。”
蔡必达内心,充斥着怒火。
他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