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朝阳震惊了,“买下他们公司?得花多少钱啊?”
这家伙也太敢想了吧。
他还没听说过,谁跑到外国买公司的。
按易飞的说法,人家掌握着最好的品种,能轻易卖给他?
张桂英也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咱们没有好的品种,但外国人有,那就花钱买回来。
他买的不是人家的品种。
是整个把公司连技术一起买回来。
别的地方不知道,反正临东和西阳也只有易飞敢这么想,他还真敢这么做。
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同时也非常的激动。
如果易飞收购顺利的话,丽飞养殖公司岂不是在鸭种方面领先世界水平。
说起来,也是个奇迹。
“多少钱我也不知道,怎么着也得几千万美金吧。”
易飞说道:“我对这方面的行情也不清楚,让我妈去谈呗,我去了人家真有可能不卖,再说,我现在也没有那么多钱。”
他对那家公司又不清楚,甚至都不知道具体名字。
更不知道是否上市。
有没有卖公司的想法。
但找到那家公司容易,慢慢谈呗,起码还有一两年的时间。
如果他们进入华夏市场以后,价格估计会贵不少。
在资本的眼里,一切都是可以交易的。
无非是价钱而已。
大不了注册个离岸公司,找一个本地人做代理,买下后再与丽飞公司合资成立养殖研发中心之类的,技术还是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很事情反而更好运作。
只要对方出售,办法总是有的。
于朝阳说道:“易飞,你真要在养殖业上面投这么多钱?”
以前,他看易飞的意思就是投个几百万。
让养殖公司初具规模,后面就是边赚钱边发展。
按他现在的想法。
那可不是这样了。
为了技术,他要花几千万美金买个国外公司,他妈妈花钱和他花钱还不一样?
外国公司直接搬到西阳不现实。
于朝阳也不傻,易飞买下公司肯定还得利用国外的技术、人才再发展。
但他花巨资买下国外公司,肯定得迅速扩大西阳的养殖规模。
他投那么多钱去买技术,总不能买来一直在国外发展。
他也不可能到国外去养鸭子。
花的钱他不赚回来?
易飞经常说,他是商人,就是为了赚钱。
填补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也许他有一点这样的想法,但绝不是主要的。
国内空白的地方多了。
他总不能都花钱买回来了、
他要赚回来,在西阳就得加大投资,至少几千万,甚至更多。
投资几百万,几千万美金猴年才能赚回来。
不怕他赚钱。
他赚钱怕什么,总能解决就业吧,总得交税吧。
鸭子养多了,相应的产业自然上去了。
难怪关云涛常说,临东将因为易飞而不同,西阳也是啊。
西阳一年养上亿只鸭子真是指日可待。
张桂英刚才只是说养个鸭子赚两块多钱。
她可没算屠宰厂、羽绒加工厂、还有将来要成立的食品加工厂的利润。
这次来的临东是真值了。
如果不是和张桂英聊起这个事。
谁知道他啥时候想起这事。
他的事太多了。
想起一码是一码。
看来以后还得经常来才对。
借口有啊,来看女儿不行吗?
苗苗才叫有眼光,去年,她坚持留在临东是最正确的选择。
就是眼光再长点好了。
当初调到西阳时,就该把他和毛毛收养了。
易飞说道:“那当然,当初我就答应过于叔叔,要把西阳打造成鸭子之都,每年不养个几亿鸭子,叫什么鸭子之都?也不一定就养鸭子啊,我们有了种鸭,难道不能卖鸭苗吗?一年提供个几亿鸭苗也不难,当然,十年内肯定不行,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容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越来越富裕,副食品消耗也越来越多,鸭子需求量越来越大。”
现在肉鸭的每年出栏量估计最多也就上亿只吧,或许还没有。
具体数字他也不清楚。
啥事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真要是养几亿只鸭子,怎么也是二十年以后的事情。
当然,可以加大与东苏的交易量。
以此来扩大丽飞养殖公司的养殖规模。
张桂英有些激动,也有些茫然了,“小易总,随便养养是怎么个养法啊。”
现在投资的鸭棚,最多都可以一茬养50万只鸭子。
当然,怕大面积死亡,现在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