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而应允。不过应辰那间也离得极近,挑开窗棂即可瞧见,互相颇能为伴。
很快将东西收拾妥当,那边敖英已备下酒饭,在花藤下摆了一桌。
阮钰、应辰遂一同入座,边用饭食,边来闲聊。
闲聊中,便提起阮钰将要拜访的同窗。
阮钰道“小生同窗姓程,比小生年长一旬,性情很是磊落,不受礼俗束缚。当年在书院中时,他对小生颇为关照,还因怜小生年幼,时常陪小生在书院附近散玩。后来小生因故回乡,他还曾经寄信关怀,并未断绝交往。如今小生游历至此,当去上门拜访。”他笑了笑,“也将兄长介绍与他认识,叫他知道小生纵然出门在外,也是安然无虞。”
应辰道“既不是个酸腐之辈,自然无妨一见。”
阮钰面上带笑,点了点头。
次日,阮钰去街上买了些上门之礼,在附近打听一番后,随着地址,带应辰一起上门。
程生家中小有产业,虽无十分富裕,倒也衣食无忧。宅中有屋舍数间,就在南街上。
阮钰扣了扣门。
一名老仆将门打开,见门前两人一个通身书卷气,一个锦衣华服,猜想许是贵人,连忙客气询问“两位贵客来此是”
阮钰温和一笑,拱了拱手说“小生姓阮,与府上主人乃是同窗。今途径贵府,特来拜访。老人家可否通报一声”
老仆闻言,思及数年前主家确是曾去苏州读书,立刻答应“两位稍待,老仆去去就回。”
阮钰笑道“老人家请去,莫急,仔细脚下。”
老仆连连应着,快步而去。
不过须臾时间,门内脚步匆匆,已有个面容俊朗的书生从里面走出,才一瞧见阮钰,已是欢喜迎来。
“藏之贤弟果然是藏之贤弟许多年不见,为兄都要认不出了这位可是贤弟同行的游伴承蒙你关照贤弟,寿伯年迈腿脚慢,叫你们久等,实在失礼。”
阮钰见他如此热情,由得他把住臂膀上下打量,禁不住笑道“博远兄可瞧清楚了再多瞧一瞧,小弟的腿脚都要站不住了。”
程博远哈哈一笑,这才放开阮钰,道“是为兄之错。藏之贤弟,快请这位兄台一同进屋吧,为兄亲自倒茶赔罪,咱们再好生叙旧。”
阮钰自然是满口答应,又伸手拉住应辰,带他一同和程博远进门了。
恰这时,一声婴儿啼哭响起。
不好意思多复制了一遍下次更新会替换的直接换在下面,大家看标题换了,内容就换了。标题没换就没换。后文还要慢慢磨替换不会这么快已经买了的我很歉
第74章
镇江也是山清水秀之地,阮钰到得岸上,就近寻客栈租了间房,放下箱笼后,便拉着应辰一同在其中游览起来。应辰果然随他,任他往何处去,都陪他身旁罢了。
赏过一番美景,阮钰与应辰在个茶棚歇脚,听了满耳的故事。
这故事说的正是金山附近一户蒋姓人家中事,原来是那户家里出了个翩翩少年,自幼便很擅长斗龙舟,及至十余岁,仍旧轻捷灵巧。只是今年五月五时,那蒋阿端竟是失足落水,待打捞起尸身藏了后,他家中老母险些哭瞎了眼。
原本众人都很是唏嘘,觉得那蒋老母失了已长成的儿子十分可怜,然而谁能想到,不几月后竟有人又在蒋家瞧见了蒋阿端,还随身携了一位姿容绝丽的妻子,已身怀六甲,有他蒋家的骨血了可是叫人啧啧称奇。
如此尚且未完,蒋家妻子取出一串明珠,正是稀世珍宝,商人竞逐之,换来巨富家资,又花大把钱财雇佣人手,短短时日便起了豪舍大屋,着实了不得。
后来有人暗传,曾有一晚在江边瞧见蒋阿端扶一女子自水中而出,怀疑许是一双水鬼,那蒋阿端当年尸身俱在,如今再现,怎能是人偏生蒋阿端时常露面,众人皆见他身下有影,是人无疑,加之他取出珍宝世上罕见,于是便又有人猜测,他恐怕是受了龙王爷的搭救赐宝,其妻那般姿容,说不得乃是龙宫的佳人。
一时间众所纷纭,都对蒋阿端十分羡慕,因他颇有些神秘处,羡慕之余还多出几分敬畏来
阮钰一边饮茶,一边将种种听入耳中,不由笑道“通溟兄,看来那一双伉俪如今大好,晚霞姑娘也再不必那般伤痛了。”
应辰颔首道“龙窝王所为不差。”
阮钰又道“还是多亏了兄长周旋。”
应辰轻哼“我周旋个甚顺手而为罢了。若非你这书呆子事多,我也不必多费口舌。”
阮钰忙道“是,是,是小生累兄长费心了。”
应辰瞧他满面带笑,不知怎地不甚自在,端茶一饮,不再睬他。
阮钰也不在意,替应辰将茶斟上,道“兄长请。”
应辰将差点推了推,仍不见什么言语。
阮钰莞尔,拈起茶点轻咬一口。
歇得足了,虽说茶棚中人仍旧说了许多趣事,阮钰一见天色渐暗,便也不在此地久留。他站起身来,与应辰同去收了租,就同回客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