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几个月,结果,到至今叫额娘阿妈都很吃力。
才情。
被康熙说对了,这两个娃子真的有才情。不然这么快会读字。
柔琳觉得吧,是她那皇帝爹知道教育的重要性,知道她会教孩子,才说这两个孩子有才情的。只能说,康熙挖的这个坑很深,没几个人能读懂。除了张廷玉这些翰林院里皇帝智库里的人。
佟家人比较擅长武,对文采一般般。柔琳来到这个佟国公府,可以算是文化知识最高的文化人。对比起来,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是占了优势。
嘤乔表态了,她不喜欢盘子里的这些东西,只喜欢夜晖。
佟国维的脸色泛起一种不知如何形容的神采。
女儿家,喜欢马中之王做什么?
但是,难说。人家五公主驯服马中之王一事到至今都在宫内宫外老百姓之中传为佳话。
未来莫非他这个曾孙女要做穆桂英花木兰之类的?
看看曾孙子。
苏华的小脸蛋一直处于四爷那种深沉的沉思世界里头。
柔琳都怀疑自己儿子的思绪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难道是飞到她哥四爷府里去了。
舜安颜走过去了,一只手拍下儿子的小脑袋,在儿子的小耳朵边说“都等你一个人了,抓个东西给你太爷爷。”
苏华回头看向自己父亲,和姐姐嘤乔不一样,他这张小脸蛋听完父亲的话一点都不懵,显然是听懂的。
佟国维的眼里不由烁烁发亮,能激动地感受到这个长曾孙子不一样。
苏华对父亲摆摆小手,和嘤乔一样表态这盘子里的东西他看着都不喜欢。
舜安颜当然想给精心准备的老人家们一个面子,对儿子道“不喜欢你也随便抓一个。”
哪能随便抓呢?苏华摆摆小脑袋。
不行的,不能随便的。
和他大舅四爷一模一样的固执,是这个理就是这个理,不能偏。
眼看这孩子糊弄不了,佟国维走上来亲口问小曾孙子“你说,你喜欢什么,太爷爷去给你拿。”
多小的娃子,能准确说清楚自己要的吗?要是这娃子想要星星月亮呢?李氏边想又边意图长房的热闹可以看了。
苏华抬起小脸蛋对着佟国维那张老脸,端得严严肃肃地道“四、书、五、经。”
哧——
冷气声从佟国维的嘴巴里抽出来。
屋里所有人除了娃子的爹娘全张大了嘴。
嘤乔回头看看弟弟,撅了撅小嘴。
“他怎么知道四书五经的?”佟国维非常震惊。
舜安颜没有意外。应该是他爷爷不了解情况。
不,佟国维怎么能想到给这么小的孩子找私塾呢。
哪怕是贵族人家,让孩子上堂也需要等孩子几岁大。
可是,这两孩子吧,从小都是听他们娘亲读书声中长大的。小时候对文字书籍是耳濡目染。像盘子里的文房四宝,两孩子早在能爬的时候,在他们娘亲的书桌上玩过了,所以对他们来说一点都不稀奇。
说到这里,康熙要比佟国维更了解这两个外孙呢。
康熙叫了翰林院那帮人来给这两孩子当老师。
天天都有老师过来给两孩子上堂。其中,偶尔张廷玉会来代课。
“四书五经谁教的你?”佟国维问小曾孙子。
众人想着这孩子会回答一个老师,或是叔叔、公子等等诸如此类。
万万想不到,从苏华的口里能得到更确切的“衡、臣。”
是张廷玉的字。
佟国维的手背在自己额头上擦一把,既紧张又高兴。
现在朝野里谁不知道张廷玉受到康熙多大的重视。这年轻人,官至相位肯定没有问题的了。
李氏的气不由喘起来。
王氏在对面看着李氏生闷气,心里头喜悦想你这个二房和我斗,不想想,我这儿媳妇什么人来着。
是公主,公主的人脉是你能比的吗?
公主只要一声令下,什么会没有?
两个孩子抓周的过程传回到皇帝的耳朵里头。
康熙边听边眯小眼睛,是迫不及待要考验外孙了。
一个考赛马,一个考文采,应该都很不错。
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到了两孩子四岁大的时候,康熙准备再次下江南南巡。于是准备带着女儿女婿这回是他们一家四口人出发。
要同皇帝南巡是大事情。
一早上,舜安颜去了四爷府。他的儿子苏华跟着他来四爷府里,是为着来看看大舅四爷。
和妹妹亲的四爷,四爷和妹妹的孩子也亲近。实际上,自去年长子弘晖去世以后,有一阵子四阿哥胤禛的心情如同阴沉沉的天气一样,一直振作不起来。好在妹妹的孩子有一直过来安慰他。
听说苏华来了,四福晋乌拉那拉氏急忙起来从自己屋里出来。丧子的四福晋,现都把苏华当成了自己儿子一样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