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阮兄弟!看来你刚才真的是捡到宝了,这面铜镜的确很神奇。
它居然可以透光,并且不仅能透光,竟还能显示出背后的图像,这真是一件奇异之物”。
阮凌的笑声刚一停止,余音还在地下洞穴空间里回荡,没有完全的消散掉。
而此时的李正春一边看着远处的投影,一边喜上眉梢,有点急不可耐的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哈,是啊!春哥说得对!这种透光铜镜确实是非常的神奇!
其实这件事情,我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晓得了,而且我还了解它的原理。
清楚的知道它为什么会透光,将反面的图像清晰无误的投射到,铜镜正面的墙壁上”。
李正春话音刚落,阮凌又忍不住的笑了起来,接着心情格外激动,有点大言不惭道。
“嗯?阮兄弟!这件事情看似简单,其实非常的复杂,可能并非你想象的那样?
就连春哥都只是雾里看花,满头雾水,对此不甚了了,几乎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完全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不你就解释一下,春哥愿闻其详”!
阮凌刚一说完,李正春忽然眉头一皱,甚至身体都轻微的颤抖了一下。
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他的内心十分震惊,肯定不可能相信阮凌刚才所说的话。
不过李正春心里虽然充满了怀疑,但是他并没有浪费时间多想,而是迫不及待的问道。
“哈哈,哈哈,春哥!这件事情说来话长,你真的想知道”?
阮凌听了李正春的话后,并没有立刻解释,而是先开心的大笑了二声,接着反问道。
“是的阮兄弟!春哥很感兴趣,你就别浪费时间,藏着掖着了,快说吧”?
李正春听了阮凌的话后,没有犹豫哪怕是万分之一秒的时间,继续催促道。
“好吧!既然春哥真有兴趣,想知道怎么回事,那我就简单的跟你说一说。
这件事得从二千多年前说起,其实这种能够透光的铜镜,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
后来一直传到了北宋时期,制作方法就失传了,自那之后在考古发掘中。
便再也没有发现过这种透光镜,也就是说已经足足失传了一千多年。
但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一名上海的研究人员,查找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还有经过自己千百次的尝试,终于破解了这个千年谜题,做出了类似的透光镜。
据说它的原理好像并不复杂,其实相当的简单,只不过是在制造这种透光镜时。
由于镜背的花纹或图案,在凹凸处厚薄程度不同,经凝固收缩而产生了应力。
铸造完成后经过打磨又产生了压应力,因而形成了物理性质上的弹性形变。
当研磨到一定的程度时,这种物理性质上的弹性形变,不断迭加的发生作用。
而使镜背的各种图案之间,形成了相应的曲率,从而导致了这种透光效果的出现”。
阮凌听了李正春的追问后,没有再卖关子,故意的拿捏让他着急。
而是想都没想,立刻大大方方,摇头晃脑,像个博古通今,学富五车。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简直就是无所不知的老夫子般,详细的解释道。
“嗯?阮兄弟!真的成功仿制了出来,那你有没有亲眼见过实物”?
李正春听完了阮凌的解释后,不但没有感到解惑,心里反而是更加疑惑了。
不过他也没有多想,只是皱了皱眉,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接着又继续追问道。
“这个,还真没有,我只是听说的……不过春哥!我虽然没有亲眼看到过实物。
但是这也不能说一定就没有,毕竟这可是权威媒体报道过的事,应该不会有假”?
阮凌听了李正春的话后,不由得老脸一红,感觉有点尴尬,没想到他会这么问。
然而阮凌很快又恢复了正常,接着就信心满满,中气十足的说道。
正当阮凌说着的同时,李正春忽然向前跨了一大步,到了透光镜的面前。
然后用分子扫描仪对着它照了照,片刻后,一组三维立体数字,就呈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李正春定睛一看,四千六百八十年,竟比刚才的青铜器,还要早了几十年。
不过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感到十分惊讶,然而与此同时,阮凌刚说完话也看到了。
他却不由得被吓了一跳,真是万万没想到,更是难以置信,这面铜镜制造的年代。
居然比考古发现西汉时期的透光镜,还要早了二千多年,这,这,这怎么可能呢?
不过就在阮凌被数字震惊得,完全说不出话来的时候,李正春忽然又问道:
“阮兄弟!真是有点出乎意料,这面透光镜居然已经有四千六百八十年的历史了。
现在我想再问你一个问题,他们是如何确定,西汉时期的透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