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萍一生奔波劳碌, 最熟悉的地方还是家门口的这一亩三分地, 对于外面的世界, 她又好奇又陌生,因此在听黄寿和孟明知谈天的时候, 听着谈天的内容, 她也是一知半解的。
不过看黄寿和孟明知的表情还有语气,李翠萍觉得孟明知考试应该考得不错, 想要选择的什么专业应该也挺好,而且很有前途。
既然明白了这些, 李翠萍就露出了满意而欣慰的笑容。
又聊了聊别的专业后, 黄寿起身离开院子。
在临走时候, 黄寿忽然想到了什么, 隔着木门看向孟明知“据说因为这是第一次举办高考, 所以国家很重视,派了几千个老师日夜不停地批改卷纸, 估计不到一个月就能把分数发下来。”
“到时候我去县里, 直接帮你把成绩条拿过来, 怎么样”
考试要去县里考, 分数也是要统一去县里拿的。
孟明知知道这个规矩, 看黄寿愿意帮忙, 也没有推让, 而是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容“那就谢谢黄哥了。”
等到回知青房之后,知青们聚在一起也聊了聊考试和出分的时候,纷纷在畅想着等出分之后应该去哪所学校, 学习什么专业。
于雅这次考试超常发挥,按理来说她应该很开心,但回到家里后,她却直接把自己关到了屋子里,连晚饭都没有出来吃。
于父于母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时候事情,吓得魂不守舍,两个人一起在于雅的房门外转圈圈,一会儿抬起手来,一会儿又轻轻落下,就怕于雅真是心情不好想静一静,到时候他们不仅劝不好于雅,还有可能让于雅更加生气。
直到隔壁家的灯火已经熄灭,于母手里端着的肉粥也是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于父终于忍耐不住,伸手大力推开了房门。
屋子里面,于雅正怔怔地望着窗外的某处,满脸泪水,看得于母心下一疼,急忙小跑到于雅身边,抱着她一起嚎啕大哭“小雅,你究竟是遇到什么事儿啊,和娘说一说,不管发生了什么,娘都站在你身边。”
事实上,在这几个小时的时间里,于母已经把自己能够想象到的所有事情都考虑了一遍,甚至还想到了于雅被男人侮辱,被索要钱财,拍下老照片对于这些,她都想到了解决的方法,现在最关心的就是于雅的心情。
听到于母的声音,于雅才恍然大悟一样清醒过来。
她伸手抹去脸上的泪水,有些茫然地看向满面痛心之色的于父“爹娘,怎么了”
“还问我们怎么了”于父跟着叹了一口气,“小雅,你老实和爹娘说,到底出了啥事儿啊,你怎么回来之后就不吃不喝的,还把自己锁到屋子里你娘叫了好半天你就不开门,她担心你出什么事儿,所以让我把门踹开了。要是这次没考好,明年再来就是,要是出了别的事儿,你也和爹娘说。”
“我”一想到让自己哭了一下午的事情,于雅忍不住又开始流眼泪,“娘,我觉得我和傅文石可能没有以后了。”
不可否认,在听到“我和傅文石没有以后”几个字的时候,于母心头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喜悦。
但她紧接着又把目光落到于雅身上,伸手摸着宝贝女儿的脸颊,感受着湿漉漉的泪水,于母忽然又有些迟疑。
其实如果于雅真的愿意的话,可以再考虑一下傅文石那边的情况,再做出决定,反正他们老两口还能活个几十年,就算于雅在夫家受了委屈,他们也能上门好好说道说道。
想到这里,于母咬了咬牙“小雅,你别想太多,要是你真心喜欢那个小知青的话,我们也不拦着你了,反正你开心最重要。”
于母强迫着自己开明起来,让孩子们自由恋爱,于雅却又悲上心头“娘不是这个问题,是他这次没回来。”
“没回来”听到于雅这句话,于母愣了一下,开始回忆去迎接于雅的时候,在场的年轻人究竟有多少。
她当时全部注意力都在于雅身上,偶尔有一点儿多余的注意力,也被高高帅帅的孟明知吸引了,她听着很多人在夸赞孟明知的成绩好,心头有些发痒,神游天外地想着其实要是于雅和孟明知没分手的话,孟明知知根知底,性格不错,李翠萍也不是什么恶婆婆,其实很适合于雅。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了,于母也就偶尔想象一下而已。
这回于母努力从背景里翻找,果然没发现在知青里很帅气的那个小伙子。
“他怎么了”于母心沉了一下,询问傅文石的去向。
于雅打了个哭嗝儿,接着讲出傅文石离开的原因“他被家里人接回去了他和我说让我一定要考上京大,到时候他会在京大和我见面,但我总觉得他就是在骗我我越想越不安心,他甚至连家里住在哪儿都没告诉我,到时候京大那么多人,我要去哪里找他啊”
原本于雅和傅文石商讨未来见面方式的时候,于雅的情绪还很稳定。
但一旦离开了傅文石,并且没有别的事情忙碌,于雅就开始东想西想,一会儿觉得傅文石不会辜负她,一会儿又觉得傅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