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她也没有再继续大声吼叫,而是压低了声音“小雅,不行,无论如何你现在得和他分手,等到你们两个都考上大学之后,我才能同意你们的事儿。”
“啊”于雅没想到自己低声下气地和于母讲了这么半天,她还是执迷不悟,“娘,为什么啊”
要是她现在和傅文石分手,等到将来傅文石去了好大学再在一起,她不就是看上了傅文石的身份地位和未来的好工作所以巴结着他的吗
哪有现在一无所有时候就在一起来得真心实意
只是于雅在认真地想着事情,于母却也跟着分析“小雅,你还小,不知道男人都是什么样的,之前的明知还好,怎么说他家里和我们是一个村子的,算得上知根知底,他也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但你这个知青不一样啊,他家里人都在城里,你知道他家里是什么情况吗你连他家里人都没见过,就和他在一起了,不觉得掉价吗怎么也能双方家里人都见过了,再在一起吧”于母掰着手指头,煞有介事地和于雅说清情况,“而且现在的知青都会骗小姑娘,你是个黄花大闺女,万一被他骗得怀了孩子,结果他不要你了怎么办”
“而且你说你肯定能上大学,但谁知道那知青和你说的是真是假,”于母直接把傅文石看成了洪水猛兽,“万一他给你看的都不是高考要考的知识怎么办到时候你和他生米煮成熟饭了,结果他去城里念大学,你没有录取通知书,只能留在村子里,也不是黄花大闺女了,你不是彻底完了”
“不可能的,”听到于母怀疑符文石给她的题和高考的题目不一样,于雅觉得有些想笑,“文石哥他自己复习用的也是这些题,而且别的知青给孟明知也是这些题。”
“那可不一定。”于母面色沉重地摇头,“听娘的,娘见过的人多了去了,什么样的都有,他们看着对你掏心掏肺的,好得不得了,实际上心里还不一定想的是什么你看这些知青对孟明知一个个笑眯眯的,整天称兄道弟还去帮忙干活,谁知道他们是不是看孟明知不顺眼,想着让他好好复习大半年,结果去高考的时候连个最差的大学都捞不上”
就算于母举例的是孟明知,于雅还是感同身受地觉得不爽“娘,你别用这种心思揣测别人。”
可能是因为生气,所以于雅的用词也不太严谨“你自己这么想,你就以为别人都是这样,可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坏人”
“小雅你这是什么意思”于母愣了一下,还意识到于雅这番话的意思,“娘这是一心为你好,结果你说我心思坏我掏心掏肺的为你,结果我自己的闺女这么说我”
于母又是伤心又是失望,直接软倒在地上,哭了起来。
她这么一吵一哭,让于雅耳朵疼得厉害,她叹了一口气,想要去把于母扶起来,却被于母一把挥开了手臂,直接磕到了门上,摔得于雅手背都疼。
她倒吸了一口气,勉强忍下疼痛,继续伸手要去搀扶于母。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于母忽然又暴躁起来“于雅,我就把话撂在这儿了,你要么和他分手,要么就给我滚”
她这句话的声音很大,虽然没有传到隔壁邻居家去,但在另一边房间里休息的于父还是被她吵出来了。
于父拉开门,有些不耐地询问于母大半夜的在闹什么“别耽误孩子学习,都快要高考了,要是被你这一闹,弄得学不下去没考好,可都是你的错。”
一听到“高考”二字,于母又暴躁了起来。
她好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样,立刻从地上跳起来,踉跄着小跑到于父身边,把前因后果仔仔细细地和于父讲了一遍。
在很多时候,于雅觉得于母说得有些偏颇,想要插嘴解释一下,可于母的声音又快又尖利,于雅根本插不进去,就只能看着于父的面色越来越阴沉。
不过于父也知道轻重缓急,所以沉思了片刻后,看向于雅“小雅,你娘说得很有道理,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下。”
“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分手,那就我去和他说,就说你们两个最近都在忙着高考,就算是要处对象,也别现在处,万一影响到学习就不好了。”于父到底是在乎脸面的人,所以没有选择像于母那样撒泼,“等到考完之后,你们两个也别大张旗鼓的,等到出了成绩再说。”
“而且”于父顿了顿,可能是觉得这种话由父亲来说不太好,但他还是抽了一口手里的眼袋,在吐出烟气的时候,把接下来的叮嘱也吐了出来,“你千万别真和那个小知青干什么,你们两个现在都年轻,我知道你们两个有时候禁不住,但你得想想自己,反正一定要注意。”
一个中年男人和自己商量这种事情,饶是于雅自诩现代的开放女性,也稍微有些不好意思,连忙重重地点头“爹,我知道。”
有于母在前面做对比,于父提出了建议就十分的合理且人道了,于雅只是稍微踌躇了一下,就点了头“嗯,就按照爹的办法来吧,我去和文石哥把话说清楚,然后最后这半个月好好在家里学习。”
“你能明白我们的苦心就行。”于父又吧嗒吧嗒地抽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