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研讨会 十四(3 / 4)

把领导当一回事,毕竟他们下来一趟也不容易,还是要摆正位置的。

付清木笑了笑,拍拍放在自己面前的麦克风,然后轻快的声音响起:“在座的诸位农业界的朋友,首先我自我介绍,我是来自农业部的付清木,关于西北稻这个项目,我农业部唯一的能给出的话,那是丰盛水稻所提供的所有关于西北稻的数据,都是真实无疑的,今日这一次研究讨论交流会,是希望大家能进行一次坦然的交流,分析西北稻的成功,更希望能从中吸收经验,增加我们华国水稻种植的经验,也希望在地方各地能出现类似西北稻水稻品种出现……………………”

付清木的讲话倒是很条理清晰,首先给西北稻背书了,然后也提议了这一次研究讨论交流会的核心,不是讨伐西北稻,而是借鉴西北稻的经验发展。

接下来就是德高望重袁老讲话,这更让大家屏住呼吸,全神贯注的听话,如果说付清木的是官面话,那么袁老的话才是核心话。

就算宋山都非常自觉的掏出了烂笔头和笔记本,记录了袁老的说话。

袁老主要是谈对西北稻的一些看法,中规中矩,没有太过于抬高西北稻,但是也表示了他对西北稻的一些看好。

接下来就是关于西北稻项目的意见交流。

同样,在这时候,丰盛也开始吧西北稻一些都不算是核心的科研数据发放下去,让很多人对西北稻有一种比较直观的印象。

所谓交流会,就是交流互相之间的意见,这才能意识到的西北稻的不足,这也是这一次交流会的主要目的之一。

西北稻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它还存在非常多的缺点。

所以西北稻还是需要批评的意见的。

连续两天的时间,都是针对西北稻的交流意见,这场交流会进行的非常之顺利,陆陆续续已经有不少人提出对西北稻项目的一些针对性意见。

另外这也让很多人认可的西北稻在水稻品种之中的地位存在,作为三系水稻品种,西北稻是在杂交水稻品种的基础之上,扩大了对地域性的针对。

特别是在抗旱的这一点上,针对西北的黄土高原,能做到比小麦更加少生长水资源的成长。

同样也有人认为,西北稻是另类的超级稻,谁都知道超级稻项目是目前国家的核心项目,也是袁老主导的一个超级项目。

有人把西北稻和超级稻并肩而论,倒并非是想要捧杀西北稻,而是认为西北稻在西北的土地之上,有这个地位了。

毕竟在亩产上,西北稻超过了目前超级稻的品种,特别是一年两季,年亩产的产量简直就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气质。

另外西北稻的大米监测报告上,呈现出最少比普通大米更多的营养成分,这一点也让很多教授们的惊讶起来了。

第三天。

大家开始从理论讨论进入到实物探讨之中。

“这是我们丰盛去年种植的早稻和晚稻,如果说口感,晚稻更好一些,但是如果说产量,反而是早稻更好一些,另外可能因为晚稻和早稻之间相隔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对土地伤的比较狠,也造成了晚稻的产量有些不足!”

“但是我觉得整体的口感在东北和东南的水稻之上,好像只有江南一些比较肥沃的土地种植出来的水稻口感上才能比得上!”

“我怎么感觉,这口感上有些胭脂米的感觉!”

“还真是啊!”

“在产量上突破,在营养成分上增加,如今口感还能如此鲜艳,媲美以前的贡米,这还真不一般的品种啊!”

“西北土地土壤的研究报告我看了,西北稻能适应如此环境如此土壤之下的生长,这品种的突破性非常大啊!”

“如果我们在西北稻的基础上,继续研发下去,是不是有可能克服更加荒凉的土地!”

“西北稻的未来或许就是那遥遥无期,看似无可能,却有希望能征服这世界最荒芜的盐碱地的海水稻了!”

“我怎么感觉丰盛花费这么多资金,出人出力来营造这一次西北稻研讨交流会的目的,就是冲着这个海水稻而去!”

“还被说,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可看这西北稻的项目数据之后,我怎么感觉,海水稻的希望很大了!”

“陈日升好像来了!”

“那个?”

“就是在雷州海边发现一株野生稻能在的盐碱地生长起来的那个陈老师,他这十几年都在研究的海水稻,而且还已经成功的研发出了海水86品种!”

“这丰盛的司马昭之心看来是显露无疑了!”

“有付出才有收获,丰盛弄出这么大的阵型,倒是也合情合理,再说了,丰盛正因为知道自己可能没办法独立研发出海水稻来,才会如此的吧,我倒是能理解他们!”

“说的也对,这也没什么,为了研究,咱们更丢脸的事情都做过了!”

“……”

一开始宋山还藏的挺好的,但是当西北稻的科研数据被剖析了一番之后,很多人都能从他身上联想到他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