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屋子放的书和古董,还有一间屋子里,一层层的架子摆满了陶俑,以汉朝的为主,还有历朝历代的珍品,一看做工就不是汉朝的东西,是唐朝的胖娘们。
“都是下棋、斗剑、蹴鞠、摔跤时赢来的。还有送的礼物。”刘彻随意一指“这对磁州窑乌金釉刻花胆瓶里装的是历代箭簇,上至春秋战国时期,下至明初。”
箭簇,就是箭头。历代的箭头根据冶炼技术、针对目标不同,形状也多种多样。不只是宽窄薄厚的区别,有些专门用以破甲、有些用以杀马,有些则是箭头后面还带一个月牙形尖儿朝外的小铲。
朱棣眼睛都亮了,这种东西虽然没有意义,但非常好玩“赌这个,恐怕武帝舍不得。”
刘彻含笑点头“你是知道的。”他随手伸到胆瓶里,指尖捏出两枚箭簇,一个又尖又细,几乎和箭杆的粗细一样,另一个则是窝窝头切片的样子,箭头是个弧形。
朱棣接在手里仔细看了看,准确的指出了此物的年代和用途“我说的对不对”
刘彻“不错。”随手掏出一个大金盘,抱着胆瓶抖了抖,哗啦一下倒出来一大盘子的箭簇。都挺新的,有些虽然槽口带血迹,却闪闪发亮,一点老化的痕迹都没有。
朱棣很少赏玩古物“这三棱簇,两翼簇,应当是秦汉时的东西。人间见不到这种,不带锈的好东西。看起来真不一样。”
刘彻拈起矛形簇“这是战国的。”收集这些东西,不仅为了武器的变迁,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历年来冶炼技术的变化,排列整齐,从色泽上一眼便知。
朱棣抓起一枚元朝的箭簇“女真人至今还用这种。”
恋恋不舍的看了好一会,才去选的小俑人。正在慢悠悠的看着,忽然脸色变了“这是什么”
一个小小的汉俑,跪坐在地上,上半张脸没什么问题,嘴巴却像是鸟嘴,嘴巴和下巴连在一起,看起来怪怪的。
朱棣大怒“这是按照我爹的画像做的这是何意”
刘彻也是一怔,大笑起来“哈哈哈哈,这陶俑做出来时,你的祖辈们还不知道在何处呢”
朱棣坚决不信这种话“此物栩栩如新,究竟是汉代的还是新做的难以分辨。莫非汉武帝你故意为之,取笑于我”
从一开始突然过去找我摔跤,就不对劲。
是故意引我来此,看到这件东西
刘彻本来想给他讲讲古代文化,一看他这副表情,心下暗暗恼怒,你以为我汉武帝会骗人取乐那是我们高祖会干的事。“等我赢了就给你讲。”
“你若是输了呢”
刘彻冷笑一声“朕从没输过。”
朱棣“秦砖汉瓦具成焦土,谁能不输”目前为止我还没输“就赌这件”
刘彻越发怒火中烧“说得好,好一句大彻大悟得三摩地的话。凡事总有成住坏空,你且等着。”
朱棣也不好把话说得太满“你可要拿笔记下来,百年等不着明朝覆灭,你别忘了。”
刘彻冷笑“我连活带死一千五百年,没见过百年不灭的朝代。”
朱元璋正在客厅里熟门熟路的看书,他常常在这里看刘彻的珍藏,看了二十多年,还没看完。“汉武帝,朱棣,你们因何争吵”
刘彻傲然道“你儿子不认得古物,只知道多疑。”
“真稀奇。”汉武帝居然能说别人多疑,古代一个武帝,一个武后,多疑莫过于如是。
朱元璋心说以你我父子两代人的多疑,要远远的超过汉武帝。这就不要比较了,攀比不好。
二人这次交手时,各自带着怒气,奋勇迅捷。
身量相差不多,朱棣虽然更胖一些,现在却没有体重上的优势,还要顾及自己揣在怀里的胡子不能甩出来。
汉武帝没有那么长的大胡子,头颈轻便的多。
这次摔跤不用裁判,在地上拿竹竿画了个直径一丈的大圈,出圈者输,除双足之外身上任何地方触地者输。简单方便。
朱棣的技巧力气虽然都很强,奈何刘彻修炼多年,一千五百年的功夫不是白费的。
平时藏起来不愿意用,今天一生气,化体内积攒的阴气为重量,轻飘飘的鬼体顿时足有三百斤中。
朱棣心说不妙,这是遭了暗算了,试图按照素未谋面的张三丰张真人的太极拳来以巧化力。
四两拨千斤只是个文学性的描写,力量差距真那么大时,不好使。
朱允炆忽然拿着两张祭文走了出来“朱高煦谋反,朱瞻基御驾亲征。”
“啥”朱棣一怔,就被刘彻扔了出去。他毕竟不是猫,没办法在空中扭腰用脚落地,直接摔在地上,激起一片尘土。顾不得指责二人狼狈为奸,串通一气,过去夺走祭文“这是这是五天前的祭文被你藏了起来”
朱允炆冷冷淡淡问“你知道了又能如何我本来想等他们尘埃落定再告诉你,忽然觉得应该让你尝尝祖父在九泉之下担忧的心思。”他只是想看朱棣被狠狠的摔在地上。朱元璋没这么狠。
刘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