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补全了。(3 / 4)

耿、郭、沐他们都好好的。秀英,你想啊,国家方定,我的宏图大志还没有完全施展,他们就急于争名夺利。人人都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计,只有我为了国家长治久安。”

马皇后心说你为的不也是子孙后代吗。再说他,他就要生气了,久别重逢,何必弄的这样不愉快“咱们儿子现在在外面,一心治学,和古圣先贤们谈论文学。这里和传说中的一样,阴间另有阎王,你不要着急。”

朱元璋“那还不错,学无止境,他理应如此。”

正说话间,又飘下来一道祭文。禀告皇帝,已经按照他的遗诏,把所有嫔妃和侍寝的宫女都被殉葬。

“你”

朱元璋只想到要解决隐患,没想到还要给善良的老婆解释这个问题“允炆年幼心软,性格柔和像他父亲,我岂能让隋文帝、唐太宗的身后事重演年长的逐渐老病死了,年轻的那些都贪慕权势,送来伺候你我。”

解决问题有几种办法,他这也是其中一种。况且太妃们留在宫里不仅没有用,还容易因为年少多情而出事。前朝的皇帝了丰富的试错经验,年轻的后妃不能留下,很有才干的大臣最好别托孤。

“好啦,别生气了,你不在人间,我心情不好。中年丧妻,老来丧子,我要是还能宽宏大量,岂不是圣人就我那些个儿子,个个都是混蛋。说说这里的情况,你还好吗宋朝和小明王有没有情况”

韩山童自称为徽宗后人嘛,宋朝本来已经复辟,结果韩林儿死的有些别问。

马皇后郁郁道“我还好,赵匡胤从未露面,徽宗我也没见过,听说宋朝的皇帝们对于韩山童自称徽宗后人这件事,很不满意。”

朱元璋哈哈大笑“这家子人有意思。”果然都看不起徽钦二宗。

夫妻二人携手揽腕去看了看碑亭,石碑上还是那些条条款款。

“以前有人谋反”

“你别总想着谁又要谋反。”

“不是,我是说历史上,阴间的历史,很明显这是有谁召集自己的旧部试图改天换日。”

看出这个情况的皇帝不只是他一个,众所周知,所有存在的秩序和法律,无论多么离奇,都是因为曾经有人这样干过。

然后他就听到了皇帝们这些年来收集的传闻,商周两代天子一度打到阴间的都城,如果阎君不是神仙,他们就赢了。

马秀英“自那之后,从秦始皇开始,他连诸侯王都不分封,收天下之兵。听说就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一只到汉朝结束才离开。时候一长,恩惠没了,君臣之情也单薄了,不怕皇帝再重招旧部,谋划大计。”

君臣之间的感情要维系,给的少,或是不公平,都会生怨。断掉一段时间,感情也就断了。

朱元璋刚想负手而立,没想到自己还抓着她,早就习惯一个人背着手,或是被人搀扶“你想的太简单了,天下间的英才层出不穷,大部分人都算不上举世罕见。”

明君能遇到大批忠臣,昏君也能遇到大批忠臣,自古以来最难得的只有那些顶级人才,更难得的是能发现人才、提拔人才的皇帝。刘邦敢拜韩信为大将军,我能从乱世中筛选出这样一批功臣,难道不是我们更厉害吗

谁会认为这一代的皇帝,只有这一批人才可用呢,生前能不断的培养提拔人才、能白手起家,到死后能力会变弱吗我又不是唐玄宗。只要我想,只要我在人群中走一走,用一个合适的名义招募人才,古时候那些虽有才干但门庭寂寞的人才,都会为我所用。他们不怕死。

“不是让百官收心,是皇帝收心。”想以等候、品评、教训子孙后代的名义,让皇帝冷一冷翻手为云覆手雨的心,收敛一下霸气,知道谁才是此间主人。还行,还挺客气,这是打算当投降的藩王安置还是如何呢不斩尽杀绝,早晚得出事。

“啊。原来如此。”马秀英顿了顿,按照心里早就排好的顺序“我一来到这里,皇后们都很热情。尤其是汉高后,她很是羡慕我。”

朱元璋欣然点头“不错。”我对皇后,对儿子都特别好,所有不幸的皇后和倒霉的太子都应该羡慕你。

能让妻儿令人艳羡,这值得沾沾自喜。

“吕姐姐和汉高祖合离,另嫁,之后倒是恩爱,总不如原配。”她知道丈夫不怎么乐于见到寡妇改嫁,尤其是和丈夫恩爱的寡妇,被人逼着改嫁,这种事在兵荒马乱时常有,被娘家婆家卖了的都常有。他以利益诱惑,国家给一点钱,不多,但名声好听,也常年有微薄但足以糊口的收入,不至于受尽白眼。吕雉和刘邦给她有完全不同的两套说辞,俩人都觉得自己仁至义尽,对方非常混蛋。她不管这些,只希望他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帝镇的局势胶着冷淡,有点复杂。

朱元璋对不犯法、无害、自愿的寡妇改嫁不干预“六十多岁还能改嫁呢。”

“人死后会变年轻呢。”

“我以为你变年轻是救护生灵太多。”

刘彻最近挺忙的,他喜欢宋朝的诗词,也喜欢唐宋这些古文爱好者们合起来搞的复古风浪。他只用了本姓,没用真名,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