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陋室铭乌衣巷、韩愈的师说集体加入了太学下辖的幼龄课程之中。
刘秀大为赞赏陋室铭, 甚至抄了一篇想方设法送给孔子。他对此也有些郁闷, 同样的诸子百家, 始皇帝逼的韩非子不敢出门,惠帝至今不信服墨家, 却和墨子关系不错只有想学本事时才去跟着墨子吃苦,平常就优哉游哉的做自己喜欢的小物件, 那座小桌屏就是他的作品,缝隙中有暗记。好像人人都心愿得偿,而自己呢孔夫子不仅屡次拒绝来太学授课的邀请, 更是书信全无。
这让他不得不考虑自己唯一的小缺点,准是因为郭圣通啊这件事饱受诟病他也知道, 迄今为止一直在寻找能打动孔子的东西。
幸好地府不崇尚儒学, 否则作为太学祭酒,却不能迎请儒家领袖,天下师表来太学讲课,显得私德有亏似得。
孔子亲手摘抄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八个字,依然没有往墙上挂字画的习惯, 写在扇子上又有些自夸,就卷卷卷起来放在旁边。
看这位国子祭酒实在是执着,只好提笔回信地府曾经纯朴,现在微微改变,不需要我。人间需要改变,我的思想全部留了下去, 但我对他们的胡乱臆测无能为力。
刘秀趁机约稿请写文批判之,以正视听。
孔子能明辨是非的人,自然可以。不能的人,只会怀疑这是否为孔子所撰写,是否假托古人。
刘秀我,汉光武帝可以证明。
孔子朽木不可雕。
刘秀先生若肯广纳门徒,难道如今没有比得上七十二贤人的么
孔子有许多良臣,不需我教。
的确有很多他很欣赏,很优秀的人才,但是那些人已是饱读诗书,经验丰富,如果孔子要收他为门生,对方自然愿意,但是他又没什么能教给一个成熟老辣的魂魄,何必贪图虚名。学生是为了跟随老师学习,不是为了给双方脸上贴金。天下英才,不是尽出我门下。
很快刘秀就发现,扶苏的贫穷源自买矿石,刘盈的贫穷源自做手工买材料,刘骜之贫穷源自于娇妻花钱买诗,刘裕的贫穷源自花钱社交,而自己的贫穷来自于请管仲带信真的很贵很贵吖
管仲不缺钱,之前一直都免费给他们带信,不是所有的事都当生意做。
他只是在今天第三次收到信时,不想让自己变成一个便宜的跑腿,或是可以差遣的邻居老大爷。“很多钱和很多尊重,才配得上我们三方的身份。”
刘秀深深赞同这件事,也觉得请管仲来带信却不做酬谢不合适“恨不能以千金相酬,但我的俸禄不够了。” 还不想动用储蓄,储蓄本身也不多,他虽然不算大手大脚,但给优秀的学生奖赏时从不吝啬。
管仲想了想“不如这样,只要你肯在我的酒楼办谢师宴,最后考试时用我的笔,我可以多帮你带信。”
刘秀正要答应,又觉得这未必是优惠。现在的谢师宴就在太学里摆,学生煮自己种的米做粥,加点学生自己晒的肉干,非常淳朴非常原教旨。
他刚离开不到两里地,两个赫赫有名的大商人闪出来堵住了他的去路“祭酒哪里去”“这里有黄金千镒,请祭酒笑纳,做书信之资。”
刘秀哑然,想不到这两件事如此值钱,更想不到我作为皇帝也会被贿赂,真有点心动难怪那么多官员都变成贪官,行贿的人不仅无孔不入,还很贴心呢。婉拒了二人,直奔阎君殿“诸位阎君,哦你也在”
刘庄在他一进来就侧身避开“我没休息。”
二人尽力保持阎君的父亲是谁这个小秘密。
刘秀叹息道“今天有人向我行贿。”
你的老父亲差点晚节不保如果不是想到为人师表,如果不是想到还有很多人想要我这个位置,我真就我平时可不喜欢找儿子帮忙。
一听这话大家都来了兴趣,阎君们纷纷询问“什么人”
“想把儿子送进太学里”
“太学有教无类,入门容易,多笨的笨蛋才得靠行贿进去如果是这样的人,即便是读书也是个笨蛋啊。”
前因后果简略一说,这两个商人当然罚不了,情愿给太学捐款能算什么罪名本来就有很多学子事业有成后回来为太学做些什么,譬如在长长的外墙上题字,给喜欢的先生送小礼物。
“何必请管子代劳。画中山就在隔壁,给祭酒预备桌椅笔墨纸砚。”
就让刘秀坐在画像外边,写纸条往画里塞。
以前没有聊上时不能这么干,那叫骚扰,现在认识了,有书信往来,自然可以。
长恨歌然广为传唱,但没加入教科书。对这首诗反应最强的是帝镇,是李隆基。
刘彻“虽然知道诗人喜欢化用但头一句为什么要写汉皇重色思倾国”我隐约感觉他在针对我,虽然这事儿说的是李隆基,但倾国又倾城的是李夫人啊。
刘邦“为了押韵。想那么多干什么,徒劳无功。”
“高祖,你说这话合适吗”就好像你想的事比我少似得,也不知道是谁天天在家琢磨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