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帝镇中, 一片静寂。拓跋家集体陷入沉默, 拓跋珪本以为自己还有余力责骂这些不肖子孙, 结果事情真的发生了, 他是对的,他却无心炫耀自己的正确, 六镇起义已经让他难过不已。人世间最难过的,莫过于有能力去解决这些事, 偏偏被人按在原地, 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
萧道成本来以为自己能有空嘲笑他们,但萧综的事情悬而未决,他不知道该哭该笑。萧宝卷可不想那么多, 就笑眯眯的等着。
其他人正在闷头写歌,已经能出去,还没回来的几个人正在往回赶阎君们在短暂的和平之间没偷懒,还加了个班, 都给审出来了。
过审的人可以出去溜达, 也有十几个人。
虽然他们都有即兴创作的文学水准, 但魏乐拓跋家的和梁乐江南小调不同, 他们熟悉的楚乐整个汉朝都爱听和燕乐慕容家的又不同, 先选定了用那种风格的音乐,还得折算进自己的立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嘲讽,是连着对拓跋珪好倒霉的喜悦和对去母留子就是应该取消的, 这互相矛盾的双重嘲讽。
“我不想写,挺无聊了我有些同情元诩。生母如此,他又能如何弑母吗”
“对。”
“唉你怎么能说这种话弑父还可以,怎么能弑母呢”
“就是”
“弑父也是为了弑君,要不然好好的谁能对亲人动手”
“你是不是有病你爹给你皇位,你娘给你什么”
“禽兽滚出去我不与你为伍”
说话这个人就被一群人连踢带踹的弄出了屋子,他愤愤不平的回去了。
现在魏国皇帝们分为两部分,反去母留子派的人遭到了强烈炮轰,就好像现在国家动荡的原因是元恪一样。
元恪心里委屈,当年胡承华忠心又单纯,才貌双全的一个小姑娘,姑母又是自己很信任的老尼姑。当初后宫中的嫔妃,都求神拜佛的不想生孩子,甚至还有怀孕之后自己给自己堕胎的,只有胡充华不惜一死“是我擅自更改祖制。谁又能未卜先知当初后妃们都劝她堕胎,她不惜一死也要为我生儿子谁能料到后面这些事元叉是胡氏的妹夫,因为争权杀害元怿,致使胡氏为情所困”
元宏为情所困我这儿子,真是心怀宽广其实说的也没错,真就是为情所困,这要是别人家的事他都要笑出声了。
拓跋珪认为他既然继承了自己打下的国家,就应该继承自己的政策。元叉或许有谋逆篡位的心,那又如何,那是我精明强干的五世孙,就算继位了一样是我的骨血。
要说起这件事,拓跋焘就开始冷笑“这就是你们谄佛的报应耗费巨资修造龙门石窟,把这些钱用在治军上,早已灭了梁国,若用在安抚百姓上,何愁天下不安宁”
元诩老老实实的跪在旁边,不敢吭声,却魂游天外。自从他死下来之后,满心想着自己的宠妃潘氏和她刚出生的小女儿,他到这里才忽然明白太后为什么要谎称那唯一的小女儿是个男孩。太后说的是人心不安,宗室都跃跃欲试,皇帝有了储君就能让四方归心,生出来的虽然是个女孩子,就说是男孩,其他人就都安稳了。这话说的非常对,他就照做了,宣告天下自己终于有了一个长子,大赦天下。
不到一个月,我就死了,看来太后是早就准备,我若是无子,她不好立别人家的儿子为帝却继续大权在握,现在好了先找好接班人再杀我我以为她只是诛杀我身边亲信大臣,不想让我专权。不知道这小女婴皇帝又要如何,潘外怜会不会被杀会有谁替我报仇呢接下来国家动荡,又该如何
几人还在愤怒的指责元诩,元叉软禁了胡太后却是忠实可靠,他就该趁此机会把胡氏送来陪葬,自己好好当皇帝,怎么能被妇人左右
冯太后听的脸上微微变色,既庆幸自己没生孩子,又觉得很是憋闷,似自己这样的品貌才干,全靠没生孩子才得以苟延残喘数十年,真是可恨。
元宏忽然开口“祖宗们,且住。听我一言。”
他也是支持取消去母留子的人,这次没挨骂,全凭生前的功勋卓著。
元宏说“他若杀了胡氏,自是高英做太后,临朝称制,高英其人如何你我都见过,刻薄嫉妒,治理后宫十分严苛,杀了于氏和其子。”
于皇后在旁边抽泣起来“是啊,高氏的行径或许比胡氏更过分。为了当皇后,能杀皇后,杀皇长子”
好像是这样,一时间所有人又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似乎除了皇帝本人的技术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能帮助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那边正在进行歌曲创作歌曲的皇帝们忽然发现窗口扔进来一个东西。
定睛一看嘭
刚刚被踹走的那人竟然拿了两枚爆竹点燃了扔进来
小屋子里爆了两声爆竹,炸的人耳朵嗡嗡作响,眼前有些发花,头皮一阵阵的发麻。
还没等缓过神来,已经下意识的拔出刀剑,抓起弓箭,追了出去。
虽有些歪歪斜斜,对方已经跑到五十步外,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