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搭着他的肩头把他带走了“阎君们总是这样难以形容。之前倡议让人分组分批,按照同样做一件大事或志同道合不离不弃的规格来集体受审最后删改细节的人,就是这位神仙判官。放逸,有大才。”
这神仙是真善于偷懒,根据鬼差的传言和吕雉打听的结果以及阎君们闲谈中翻出来的故事,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假装调研实际上吃遍美食节,第二天误入高汤地狱并喝了几勺汤,据说天上为了洁净不让吃葱蒜和臭豆腐,他喝葱花肉骨喝的不亦乐乎,直到看到人头骨,就连自己喝的带天上的践行酒就都吐了。第三天正式开始上班,一个时辰后提出建议,既然有些军队是一个村儿的男人一起被抓了壮丁然后在同一场战争里死了,为啥要分开审为了精度吗
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把人分门别类从涉及命案开始归为一案,犯下相同的命案或是一起被人杀了,那就在大基础上再进行加减,然后呢判官的工作量锐减到原先三分之一的程度,命案大多是合伙作案,不论是杀人劫财劫色还是寻仇,敢单枪匹马的跑去杀人的人不算多。一场战争中,一起死的人如果是一起入伍的,也可以一起审判,这种情况下最多能有十几个人。虽然同时要十几分卷宗有些累,但可以平行,在草纸上做加减乘除,轻松了不少。
所有人都对这位新来的判官心情复杂,懒惰的神仙听起来很奇怪,看起来俊美风雅却尽力偷懒也很奇怪,为了带动所有人一起偷懒想出这些好主意,看起来更奇怪啦
奇怪但是实惠,大部分判官还是很感激他,嬴政心中倒有些不愉快这么好的主意我为什么想不出来告诉门口等候的鬼差“很快回来,你们先进去。”
墨翟不会在挑衅之后,咻的一下躲起来,那太丢人了。他就坐在一堆木料上等着,依然是粗手大脚满脸黝黑,依然是赤足踩在地上,可以泯然于农夫之中。
嬴政依然是一身黑袍,略带花绣。吕雉为了显示他家里有女人给他象征性的在衣服上绣了两片巴掌大的图案,镂空的,仅以线条勾勒出图形,简单又好看,还让男人的参与度极高嬴政自己画的图,画图的时间比绣上去的时间还长。
两人一见面,客客气气的点点头,然后就开始探讨,从探讨转为争论。
墨子首先申明“墨家不支持任何一种发动战争的行为每一个真正的墨子门徒都不支持。”
始皇表示“自从我一统天下之后天下就没有战争了,如果我不死,到现在为止天下还是太平的。只可惜我死了,我死得太早。你也是一样,帝王死后都无法约束子孙后代,何况是你的门人。墨家门徒为我所用,是大势所趋。你既然说天志,何必耿耿于怀”
墨家的天志指的是,上天有赏善罚恶的意志,希望以此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并不是上天主宰国家兴衰的天命。没错,始皇在这里偷换概念。
接下来又是一顿争论。
从天志明鬼这个美好的愿望只有阴间才能实施,说道兼爱非攻不具备可行性。又开始争论人性,墨子认为人性是可以教化的,而始皇认为人们需要服从和约束。
刘盈一开始还在考虑自己要不要那笔纸记录下二人的争吵,诸子百家流传后世的大部分著作都是问答,论语就全是孔子叨叨叨。要是写下来可以称之为墨子新篇或者嬴子算了他们说话太快我跟不上,记住多少算多少吧。
墨子提倡的尚同是每一层次的人意见统一再上报,逐层统一,直到上到天子下到庶民的思想和目标都完全一致,没有争斗和矛盾,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目标都是为了兼爱相利。
嬴政可以轻易举出一百例子来证明他这是妄想,但他只举了十个。
墨子“世界不好才需要我努力把他变好。”
嬴政又列举了诸多皇帝,从胡亥到司马炎,挑不好的说“好皇帝罕见如宝珠,坏皇帝多如河蚌,你首先假定了天子英明,其次又假定大臣既不想专权又不想谋朝篡位。”
墨子冲他微微一笑“我的计划中从来没有皇帝这个东西。”
对不起我生前就没听说过皇帝这东西也少有想要专权篡权的大臣。我以商周两代贤明天子为标准来要求天子,跟我提皇帝干什么如果你要说皇帝,就得说说郡县制、分封制还有汉朝分封制的区别了。
可不一样周天子的分封制是把功臣分封为王,譬如说秦朝祖上是养马的官员,养的特别好,膘肥体壮跑得快,因此得到封地,汉朝的分封制是分封自己家的孩子。前者比后者优越多了。
嬴政
无言以对。墨子的确没见过皇帝。
如果一定要分封制,与其给我那些没什么用的儿子分封,还不如给王翦、蔚缭、蒙恬等人分封,不给李斯。呸,分封制本身蠢透了。
嬴政“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这段话出自吕氏春秋,国家没有法律会乱,法律不能适时更改就会上下悖逆,国家动乱。情况随着时间而改变,法也得变。
这次改成墨子无言以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