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你去过外婆家吗”刘艳见她妈送走了陈家大姨后, 整个晚上都没有精神, 连吃晚饭, 都差点把米饭吃到鼻孔里, 所以趁着她妈上茅房的空隙,小声地问二哥。
刘华摇头,“没有去过, 你最好别提外婆家。”
“对,最好别提, 一提妈就会生气的。”来自大哥刘军的警告。
二哥刘华又强调了一点, “还有,一定不要在妈面前提五姨。”
五姨
刘艳微微挑了挑眉, 看来她妈这边的兄弟姐妹,不比刘家这边少,单单姐妹就有五个, “外婆家有哪些人, 你们知道不”
“这个我知道, 除了外婆, 还有四个姨, 三个舅舅”刘华一见他妈进来, 话说到一半咽了下去,刘艳回头,喊了声妈,“你回来了。”
“怎么还坐着, 大冬天的脱了衣服也不怕冻着了,赶紧躺下睡觉。”陈春红皱了下眉头轻喝道。
刘艳三人听了这话,动作麻利地缩进被子里,伸手扯拉着被子把脑袋都遮盖住了,自从天气转凉,大哥和二哥重新睡了过来,一来冬天里大家挤在一起睡暖和,二来家里只有这一床大棉被。
今年生活好了,又有进项,她妈给家里每人都添了一套新棉衣,队里分的那点棉花不够用,后来,她妈从村里其他人那里换了一些棉花,做完了四套新棉衣,剩下的棉花,不够做一床棉被,村里再没有人换棉花,公社的集市也取消了。
于是她妈把剩下的棉花,和之前的旧棉被一起,找人重新弹了一下,做了一床大棉被。
这里的冬天,比她前世老家冷,到了腊月里,下了两场大雪,积雪都能没过她的膝盖,趁着下雪,二哥跑出去打雪仗,大哥在雪地里支着簸箕,捉了好几次麻雀。
刘艳怕冷没有出门,只是她前世怕冷的体质,仿佛也跟了过来,天天窝在火盆旁,两只手依旧长了好几个冻疮,和前世一样,辣椒水烫萝卜什么的,她都试过,都不管用,连她妈都说她的手,比人家天天在外面干活的手,生的冻疮还要严重。
越发不让她干活了。
刘艳想起,因为怕冷,前世一毕业,就跑到了极南边的大城市里去生活,现在这个时候,她特别怀念那边暖和的冬天,一件单衣再罩上一件大衣就可以出门,不像这边,裹着厚实笨拙的大棉衣,依旧难以抵挡寒凛的北风。
一出门,寒风吹过,似刀刮过脸蛋一般生痛。
不过,在对比了一些连棉衣都没有的孩子,刘艳就扔掉心里这么丁点儿怨念,认清了事实,这还是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年代,她们家也才刚刚吃上半年的饱饭,只是这一世,她将来依旧要往南边去,除了让她满意的天气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十余年后,南边将充满机遇与机会。
凭着前世的记忆,既然赶上那个时代,她当然不会让自己错过机会。
今年是腊月二十九过大年,一大早的,刘兵就跑过来提醒“四婶,爷让我来说一声,大家一起过年,让四婶记得中午带着军子哥和华子过去吃团圆饭。”
“我知道了,到时候会过去的。”陈春红应了一声,正巧她在给三个孩子分零食,于是抓了一把水果糖,递到刘兵手里。
刘兵高兴地伸手接住,他奶也买了糖,却要留着过年吃,“多谢四婶。”讨好地看向他四婶,眼睛又瞄了眼桌子上的瓜子花生,还有饼干。
陈春红没有惯着他,能给他抓一把水果糖,还是因为家里三个孩子不大爱吃的缘故,明明以前华子很爱吃糖,如今见军子和艳儿不爱吃,他也跟着不爱吃了,有时候,家里孩子的口味,会出奇的一致,爱吃的东西,三个人都爱吃,不爱吃的,三个人都不爱吃。
“兵子,你爷说没说,让你去你二叔家传话”
“说了,说了。”
“那四婶就不留你了,去你二叔家,还有一段距离,你赶紧去,别耽误事。”陈春红催促道。
刘兵见四婶没给他拿饼干,有些失望,华子又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在旁边恶狠狠地盯着他,他不得不出门来。
前两天村子里杀猪,买猪肉的时候,刘老头就打过招呼,一起过年吃团圆饭,就在刚才,她都还在考虑,要不要去正房吃这顿团圆饭,按照往年的旧例,还有胡老太的性子,她几乎可以肯定,这顿饭不好吃,并且,就胡老太那抠抠搜搜样,也吃不到什么好东西。
如今自家日子好过了,她半点都不想委屈自己和三个孩子。
小孩子盼过年,过年自然要吃顿好吃的。
今年分了家,二房还搬出去,当初二房搬的茅草屋,离老刘家就比较远,差不多一个在村东头,一个在村西头,前段时间,二房砌新房,也没有再另外选址,就在茅草屋旁边砌了四间房子,用老二刘来生的话说,两间茅草屋还可以凑合着用。
“妈,我们可以包饺子,留着晚上和明天吃。”刘艳看出她妈的迟疑,和她妈商量。
“你说得对,横竖去正房吃个团圆饭,最多只是今天午饭和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