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天资聪颖,五房养子(4 / 5)

漏,这才放下了书册,却又出神起来。

这么多天了,黔州还是没有来消息,燕迟这几日在做什么?黔州的事又是否顺利?

燕迟说过此去黔州可能会生出战事,可具体他要如何调兵遣将秦莞并不知道,可想到昨夜的噩梦,她心底并不安稳。

发了一会儿怔,秦莞到底还是躺了下去,所幸这一夜无梦,第二日一早,秦莞便要白枫传信去黔州,无论如何,她得想法子知道燕迟的消息才行……

陆博易的病只能徐缓图之,秦莞医者天性,对病人总是上心的,等用了早膳,便问了药庐的方向想去看看给陆博易备的药如何了,茯苓吩咐了小厮,没多时,黄嬷嬷便从梧桐苑过来了。

黄嬷嬷陪着秦莞去药庐,一边走一边道,“这药庐是老早就有的,不过寻常这园子不住人,药庐也是空着的,还是五老爷他们过来了之后,因为五老爷的药没断过,这才又用了药庐,寻常,这药庐之中只有一个药童看着,五老爷的药便是九少爷和他们身边的侍从负责,这个点儿,药庐之中只有那药童,奴婢已经派人先去一步让药童去别处了。”

秦莞点了点头,“麻烦嬷嬷了,我有些不放心。”

黄嬷嬷感激道,“是奴婢要拜谢王妃才是,方子开出来,王妃本不必管的,可如今要亲自去看,足见对五老爷的病很是上心了,王妃如此心善,真是应了医者仁心的话。”

秦莞笑道,“五表叔的病有些难,汤药上万万不可出岔子,我这才不放心,若是其他的病症,我倒也不会如此。”

黄嬷嬷又是连连叹息,自然都是感谢秦莞之语,不多时,一行人便进了药庐。

药庐乃是一个独立的小院,两间正房,左右两间厢房,一共六间屋子。

一进院子,秦莞先闻到了一阵药香,继而便被一架小水车所吸引。

这药庐正中乃是一方花圃,一条小溪从花圃之中潺潺流过,那小小的水车便在溪流最低处。

这个时节,鹿池之中都结了冰,可这里的这处小溪,却只有表面上薄薄一层碎冰,秦莞定睛看了几瞬,忽然发现了妙处所在,这溪流从地下引处,而那小小水车的出水之地却也埋着一处竹管在地下的,这水车带动着水流回环流动,这才让小溪没有结冰,秦莞当下道,“这是府上的匠人做的吗?竟然如此巧妙!”

黄嬷嬷笑道,“这不是府上匠人做的,是九少爷做的,冬日结冰,这药庐用水不便,他便引了鹿池之水进来,又做了这水车,竟然便不结冰了,这溪流往后还有一处水池,药庐用水便在那里。”

秦莞咂舌,原来水车出水的竹管是连在别处的,如此巧思,竟然能让一池水活泛起来!实在是绝妙!

“九少爷竟然有如此巧手?!不但巧手,更有巧思,实在是妙!”

秦莞一边夸赞一边走到跟前去,黄嬷嬷便笑道,“王妃有所不知,九少爷寻常除了读书便喜好些手工之物,九少爷还说,若是以后不接五房的家业,去做个木匠算了,五少爷说这话的时候还是小孩儿心性,您莫要见笑。”

秦莞哪里会见笑,人实在是,志趣并非只在家业权势,若陆静和这样的陆氏子弟,竟然有这些喜好,也算的上特立独行,说想去做木匠,或许也是他不恋权势的真心话。

“哪里,我倒是羡慕的很,九少爷想必自小便是个聪明的。”

秦莞一边夸赞一边往里走,眼下是来看药的,她自然顾着正事,黄嬷嬷闻言便道,“是这样,九少爷很小的时候便聪慧的很,做些小玩意儿不在话下,小时候他都看不上外面买来的什么木车风筝,因他自己便能做。”

秦莞闻言更是惊讶了,然而惊讶不过一瞬,刚走到门口的她忽然脚下一顿……

黄嬷嬷不知道秦莞怎么了,只看到秦莞又回头看了一眼水车的方向,她面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后却又八风不动的进了屋子,再去看时,她却又神色如常了。

黄嬷嬷摇了摇头,并没有多问。

只有一夜,陆博易的药已经备的差不多了,到现在只差了一味药,陆由心已经派了人往建州城去寻,今天下午便可回来,到时候,陆博易的药便成了。

看完了药,秦莞怕节外生枝也不在药庐多留,回来的路上便道,“嬷嬷刚才说五表叔的药是九少爷看着?”

黄嬷嬷点了点头,“是,是九少爷在管,九少爷性子安静,而五老爷又病了多年,他小小年纪便给他父亲煎熬熬药了,孝顺的很,如今,小病小痛的,他自己就能治了,您是见过九少爷的,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可奴婢却觉得他是几个小辈之中最为聪明的呢。”

秦莞眯眸回想了一瞬,的确,在几个小辈之中,陆静和乍看之下并不起眼,至多是气质上比陆静韫更温和,而少了怯场之态罢了,可到底比不上陆静修习武之人那般意气风发傲气外露。

“自小便能做木车风筝,还自学成医,听嬷嬷说的,我也觉得九少爷是个奇才了,那念书呢?九少爷学问如何?”

黄嬷嬷笑道,“九少爷的学问也是极好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