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迟挑挑眉,心中之气这才顺了两分,秦莞将药重新抹在棉布之上,又重新为他包扎好,燕迟鬓角处起了薄汗,面上却半分不显,“你可有在什么地方说漏嘴过?”
秦莞手一顿,“自然是没……”
“有”字没说出口,秦莞忽然顿了住,她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场面。
那日在安阳侯府,她和岳凝遇到了魏言之,可那一次,她分明觉得自己掩饰的还不错,难道是他……
秦莞思及此背脊不由一阵阵的发凉,如此算起来,第一次验尸的时候魏言之也在场,他知道她会验尸,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装无头女尸吓人?
秦莞眉头紧锁,可他有什么动机?
“你想到了什么?”
燕迟转过身来,一眼看到秦莞满是深思的脸。
秦莞回神,摇了摇头,“没什么……”
燕迟眯眸,眼底幽暗慑人,带着些危险意味,“你在骗我。”
他这话万分肯定,秦莞抿了抿唇道,“我只是记起来,那一日我和小郡主遇到了魏公子,魏公子说他不知道宋小姐在义庄怎么样了,我当下答了一句宋小姐一切都好,他第一反应便是问我有没有去义庄,当时我掩饰了过去,他也没再追问。”
燕迟眉头拧了起来,“霍知府去查过,他并非左撇子。”
秦莞苦笑,“所以没有人怀疑过他,或许也是我自己想多了。”
燕迟摇了摇头,却没说话,秦莞为他上药完毕,将那件带血的衣袍扔到了一边去,“这件不能穿了,殿下先穿好中衣罢。”
燕迟小心的将中衣拉起来,再系好襟扣,秦莞叹了一声,“殿下背后的伤口再度裂开,七日之约只怕不能达成了,殿下打算何时走?”
燕迟扫了秦莞一眼,“这个你不必管,我留下一日,你便为我诊治一日便可。”
秦莞颔首,想到众人都在外面候着,不由走到了门口去,打开门,太长公主等人果然担忧的看过来,“莞儿,小七怎么样了?”
秦莞面带歉意,“伤口裂开了,有些不好。”
岳琼闻言眸色暗了暗,秦莞正要致歉,身后却响起一道声音,“没什么大碍,从前在战场上受的伤比现在重多了,不碍事。”
秦莞回头,便见燕迟已经站在了她身后,她仰头看过去,燕迟的脸背光隐在阴影之中,难辨情绪,却是第一次让秦莞觉得他是如此的高大强韧。
见秦莞转头看自己,燕迟便居高临下的也睨着她,这个角度,恰能看到她纤长的脖颈扭出了天鹅般美好的弧度,而她的眼睛迎着光,前所未有的清亮澄澈,燕迟能在她眼底看到自己的影子,他冷漠的眉眼在她眼底,竟也染上了几分灯火暖意。
“这一次多亏了小七,稼儿和魏家侄儿还未回来,也不知有没有查问出什么,真是没想到,在这秋夕节庆上,竟然也有歹人敢如此作怪!”
说着,太长公主吩咐岳琼,“去找件外袍给小七。”
岳琼应声而去,没多时拿回来一件玉白长袍来,“这是稼儿的衣服,殿下先将就一二。”
燕迟接过,几下便穿在了身上,他的身量和岳稼无二,衣袍上身倒是十分合衬,且他平日里多着黑,眼下换了白色,人立时显得兰枝玉树清俊风雅起来,身上那迫人的气势淡了两分,人也带了疏风朗月的谪仙矜贵,一旁的岳凝诧异的睁了睁眸子。
太长公主点点头,“年轻人,还是多穿鲜亮一点的颜色好。”
说着,往适才和岳清说话的船舱去,燕迟虽然受了伤,却到底还能走动,便也跟着一道去,一行人还未走进舱门,岳稼和魏言之却回来了,岳稼二人对着太长公主行了礼,太长公主忙问,“怎么样?问出什么来了?”
岳稼摇了摇头,“灯楼是城东孙氏的,是两日之前就已经建好的,那处酒肆也在这边开了十来年了,是您知道的瑞丰楼少东家的产业,灯楼和酒肆都没问题,问题却在灯楼建好了之后无专人看管,适才我们上去看,最要紧的一处绑绳给人割断了,那绑绳乃是碗口粗的麻绳,断口一看便是被利器割的,我们又查了酒肆,今日去的少年公子颇多,如九姑娘说的像二弟的也不在少数,只是大家都互有证人证明适才一直在吃酒。”
顿了顿,岳稼有两分无奈道,“孙儿觉得,那人一定是趁着人多眼杂跑了。”
太长公主便看向岳琼,岳琼眯眸,“那人能在九姑娘落单的时候将她引开,想必是知道九姑娘行踪的,或许跟了九姑娘一路也不一定。”说着看向岳凝,“你们在前面买东西的时候可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了?”
岳凝摇头,“人太多了,当时挤来挤去的,并未发现特别可疑之人。”
岳琼叹了口气,眉宇间露出难色,既然如此,这件事就难得出结论了,那秦莞和燕迟便要白白的遭这一回的难了,“母亲,不如将知府大人找来?”
太长公主叹了口气,“也只能如——”
“此”字还未出口,守在船下的杨席忽然走了上来,“侯爷,知府大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