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弭兵息战,归秦献策(为我的蓝天流年加更)(2 / 5)

诸天一道 小白红了 10709 字 3个月前

兴趣都没有。”

荀子道:“如此也罢,先生到桑海来,还是当多住几日,老夫与先生还有很多话要谈。”

一连数日,叶千秋每日都会前来荀子的小院,与荀子讨论学问,谈论天下之事。

其间,叶千秋与儒家一众弟子也熟稔起来。

荀子办学育人,很是讲究方法,宽严有度,松紧得宜,与战国诸子大不相同。

四大显学之中,儒家墨家教授弟子最为严格,教学各有定制,弟子各有等差,弟子修学的要若干年追随老师,一般都是成群结伙,群居群行,少有自由。

道家倒是最为松散的,道家弟子比起儒墨两家来,要少的多,教习更是没有定制。

叶千秋在小圣贤庄叨扰多日,也看过荀子给众弟子解惑。

他和荀子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直到半个月之后,叶千秋方才带着逍遥子和荀子告别,离开了桑海。

此时,小圣贤庄的后山之上。

荀子站在山头,看着叶千秋和逍遥子远去的身影。

荀子古拙的脸上露出了一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这时,伏念、颜路来到了荀子的身后。

伏念一板一眼的道:“师叔,太玄先生已经走了吗?”

荀子没有回头,只是淡淡道:“已经走了。”

颜路道:“这位太玄先生,可真是不凡呢。”

荀子道:“太玄子,乃是搅动天下风云者。”

“天下一统之时,不远矣。”

伏念和颜路一听,脸上皆是泛起惊讶之色。

太玄子和师叔这些天,到底谈了些什么?

怎会让师叔如此笃定天下一统之时不远了。

离开桑海的叶千秋和逍遥子从齐国一路南下,奔着楚国去了,这一路游历,便又是好几个月的时间,当叶千秋和逍遥子再度回到秦国时,已经是一年之后。

……

秦国,咸阳,章台宫。

已经亲政快两年的秦王嬴政此时脸上满是高兴之神采。

因为离秦快两年的太玄先生已经回到咸阳了。

一会儿,太玄先生便要到章台宫来。

太玄先生离开秦国的这一年多时间,嬴政在咸阳可是做了不少事情。

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他甚至还在年前发出了《逐客令》,欲驱逐六国外客。

然而,李斯的一篇《谏逐客书》,让嬴政找到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臣子。

自从那件事之后,嬴政对于秦国的掌控力度大大加强。

但秦国想要东出,开启灭国大战,尚且还需要几年的准备时间。

太玄先生这一归来,嬴政心中便多了几分兴奋。

天下间,能懂他心思的人不多,但太玄先生觉得是一个。

所以,一向勤于政务的嬴政,今日少见的停歇了下来,在章台宫等候着叶千秋。

到了午后。

赵高迈着小碎步,朝着中央大殿中行来,朝着嬴政禀报道:“王上,太玄先生到了。”

嬴政闻言,当即大喜道:“还不快请先生进殿!”

不多时,叶千秋便从殿外走了进来。

嬴政站起身来相迎,朗声笑道:“先生一走便是一年多,寡人可甚是挂念先生。”

叶千秋朝着嬴政看去。

眨眼间,一年多快两年过去了。

嬴政比起他刚刚亲政之时,更具有王者风范。

叶千秋笑了笑,朝着嬴政拱拱手,道:“劳烦王上挂念。”

嬴政道:“先生不必客气,来,这边坐。”

“寡人亲政快两年了,眼下,心中有好多疑惑要请教先生。”

“先生若是再不归秦,寡人就得让小高子去寻先生了。”

二人在桌前落座,寒暄了一番。

嬴政向叶千秋询问了一番他这一年多在外游历的经历。

叶千秋简明扼要的说了一些,比如在桑海城小圣贤庄和荀子的会面。

比如在易水河畔与墨家巨子六指黑侠的彻夜长谈。

叶千秋外出游历的这一年多的时间,见了不少人。

南下楚国还见到了著名的相剑家风胡子,而且还遇到了农家的一些人。

叶千秋挑了一些人和事与嬴政说了说。

嬴政听后,倒是对各家之人愈发的感兴趣了,感慨道:“如果天下归一,诸子百家皆能为秦所用,那该多好。”

叶千秋道:“此事怕是难了。”

“不过,倒也不是做不成的事情。”

“诸子百家之学,是华夏文明之中的璀璨一页。”

“若王上想做千古未有之君,诸子百家之学,便一定要留存下来。”

嬴政闻言,微微颔首道:“先生所言,寡人铭记于心。”

二人相谈甚欢,待用了饭之后。

嬴政方才切入正题,朝着叶千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