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离秦而去,邯郸孟秋(1 / 5)

诸天一道 小白红了 9965 字 5个月前

暮色降临之时,一行车马已经驶至了咸阳城的城门前。

车架之上,叶千秋和纲成君蔡泽听得外面人声鼎沸。

叶千秋让在外驱车的逍遥子停车,叶千秋和蔡泽掀起车帘子,看着城门口,一大堆咸阳百姓正围在城门前,看着挂在城门前的一副告书。

有识字的士子朗声念道:“秦王诏曰,自先祖孝公变法以来,如嫪毐之徒以阉宦之身得入宫闱,以至封侯、摄政、以假父名号乱国害民,前所未闻!”

“嫪毐之乱,为秦国法耻!”

“……”

“今寡人亲政,明告朝野,举凡国政,有法者依法,无法者依例。”

“无法无例者听上裁夺。”

“国府郡县,臣工吏员,但擅自枉法宽严者,依法论罪!”

只听得在城门口围观的秦人们,个个议论纷纷,四处奔走相告。

片刻后,叶千秋和蔡泽将帘子给放下,让逍遥子驱车马而去,朝着咸阳城外行去。

“老夫不得不承认,王上英明,杀伐果断,自王上亲政以来,短短荀月时间,便已经将秦国朝堂给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了。”

蔡泽坐在车架上,一张老脸上满是风尘之意,颇为感慨的说道。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道:“这一张告朝野上下臣民之诏书,一个字不责及百姓,只斥责那些坏法坏事的官吏。”

“此诏书一出,百姓也要胜赞王上之圣明了。”

“这两年,嫪毐乱政之举,终究是给秦国朝堂上下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此诏书之后,只要王上亲改吏治,秦国上下,很快便会扫浊气于一空。”

蔡泽微微颔首,道:“确实如此。”

……

咸阳城外,三十里处,有一座凉亭。

吕不韦的车架正在这里等候着叶千秋和蔡泽。

不消一会儿。

逍遥子驾着车马从远处的官道上行来,与吕不韦的车架在此汇合。

叶千秋和蔡泽下了车,吕不韦也下了车。

三人坐于凉亭之下。

蔡泽好奇的看着左右,片刻后,感慨道:“真是人走茶凉啊。”

“文信侯虽然被罢相,但文信侯在秦国主政多年。”

“如今,却是连一个来送文信侯的人也没有。”

吕不韦却是朝着蔡泽笑道:“纲成君,此言差矣。”

“老夫主政大秦多年,自问还是有些人脉的。”

“只是,老夫特意嘱咐了旁人,不要前来相送。”

“且离开时,又小心翼翼,知道者不多,故此无人来送。”

蔡泽闻言,疑惑道:“哦?这是何故?”

吕不韦却是朝着蔡泽说道:“此番不韦离开咸阳前往洛阳封地,如此小心行事,不敢惊动旁人,还要多谢太玄先生提点。”

叶千秋笑道:“文信侯客气。”

蔡泽听了,有些疑惑的看着叶千秋道:“太玄先生,这是为何?”

叶千秋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文信侯此番罢相离咸阳而去,若是引得朝中众人相送,恐怕会掀起六国之人的不轨之心。”

“以文信侯之威望,六国之人若是知晓文信侯具体离开咸阳的时候,你说他们会不会在洛阳专程等候文信侯,邀请文信侯前往他国为政。”

“文信侯主政秦国十余载,在秦国所做的大事,可是天下共睹。”

“以文信侯之才,若是前往其他六国之间的任何一国,定然也能有所一番作为。”

蔡泽闻言,更是疑惑,道:“文信侯罢相,返回封地洛阳,若是六国之人相邀,倒也不是什么意外之事。”

“只是,文信侯一心在秦,岂会和东方六国之人苟合。”

“文信侯定然会拒绝他们。”

“文信侯以为,老夫所言,是否有理?”

蔡泽看向吕不韦。

吕不韦微微一笑,道:“纲成君,所言有理。”

“天下之大,七国之间,唯秦国,可让不韦一展身手。”

“其余六国,皆入不得不韦眼中。”

蔡泽道:“既然如此,文信侯为何听从太玄先生之建议,如此低调离开咸阳。”

吕不韦笑道:“纲成君,还是让太玄先生给你解释好一些。”

蔡泽又看向叶千秋,叶千秋淡淡一笑,道:“文信侯虽然一心在秦,但是如果六国闹出来的动静很大,传到了王上的耳中。”

“让王上该如何想?”

“这世上的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纵使王上对文信侯没有疑虑,也定会让文信侯迁徙封地。”

“以文信侯对秦国之心,到时候,定然会陷入左右为难之势。”

“文信侯要想安度晚年,只有低调低调再低调。”

“前往洛阳之后,能不见外客,就不见外客,深居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