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围圈的确是完成了,只不过却是德军被苏军包围了。
莱克斯上尉的直觉是对的,苏军的确在建筑内设下一个个陷阱等着他们。
德军看似强悍的沿着街道往里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但实际上却是漏洞百出,其后方的建筑大多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
于是,瓦西里带上一队人领着逃兵对他们实施一个反包抄,很快就将其退路切断。
这其中对步兵第42旅逃兵的利用还有些讲究,他们战斗力虽不强,但重在人多,而且让他们驻守某个建筑还是能做得到的……素质不高的部队通常适合执行相对较呆板的任务,比如驻守某幢建筑,什么情况可以撤退,必须驻守到什么时候等等。
而且是任务越简单越明确越好。
如果让他们跟随狙击手、迫炮手一起打游击,还没转两下他们自己都转晕了。
德军的战术是每隔一段距离就留下一支小部队占领一幢建筑保护后方……这是必须的,否则很快根本就无法对粮仓构成包围圈。
德军驻点大概间距一百米,在这一百米范围内能对其构成威胁的建筑都实施爆破。
爆破相比起用炮火轰炸要简单得多,他们只需要进入建筑,然后在内部承重柱或是承重墙上装上炸药,然后“轰”的一声,整幢建筑甚至整排建筑都应声而倒。
当然,这需要一定的爆破知识。
这是德军兵力不足时无奈的做法,因为只有这样,其驻守的建筑才会一枝独秀,于是才有可能用火力封锁周围一百米范围并用这一个个驻点和火力连成的网将粮仓包围在其中。
问题就在于这么一来苏军也可以对同一片区域实施火力封锁……被炸塌的一片废墟比两侧的建筑都低矮,苏军只需要找到一幢合适的建筑,或者也像德军一样将一片阻挡视线或射角的建筑爆破,同样也可以对德军实施火力封锁。
不久,德军很快就被切成一段段互相无法增援的驻点。
莱克斯上尉这时就有些慌了。
“少校!”他向保罗少校报告道:“情况变得很复杂,我甚至不知道是我们在包围他们还是他们在包围我们!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援!”
“我们没有更多的支援!”保罗少校回答:“如果有的话,那就是炮兵和空军!”
“他们起不了任何作用,少校!”莱克斯上尉回答:“他们跟我们交织在一起,有时连我们自己都分不清哪幢建筑里才是我们的人!”
事实的确如此,尤其步兵与空军联系时是通过口述,他们很难清楚的描绘那些长得都差不多的建筑哪个是敌哪个是友。
再加上它们彼此距离很近,于是空军只能干瞪眼。
“我请求撤退!”莱克斯上尉说:“敌人要比我们想像的更难对付,我们应该想想别的办法!”
保罗少校知道莱克斯上尉说的对,于是只得无奈的回答:“好吧,上尉,同意你的请求!”
然而,现在撤退已经太迟了。
因为瓦西里已经组织了对德军几个驻点的强攻。
强攻是在狙击手的配合下发起的,第42旅的步兵们高喊一声,就像蚂蚁似的冲向德军据守的建筑。
然后,就是手榴弹、冲锋枪,冲进建筑后将躲在里头的德军打成了马蜂窝。
驻点一丢,莱克斯上尉一行人的退路也就被切断了。
不过莱克斯上尉也不简单,他当机立断迅速突围,利用坦克和装甲车的火力从另一条街绕了一个弯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回去。
这倒是出乎瓦西里甚至是舒尔卡的意料之外。
因为坦克、装甲车这些东西最怕的就是情况不明……这些玩意说强也强,但说脆弱也很脆弱,只要路上埋几个反坦克雷就能将它们全都炸上天。
所以,按常理莱克斯上尉不应该选择未知或者说未侦察过的路线撤退。
但他就这么做了,反而使瓦西里措手不及让他们轻松的逃了回去。
但终究,德军的这次进攻还是失败了。
在步兵第42旅的士兵们为这次胜利欢呼的时候,通讯兵向舒尔卡报告道:“上尉同志,第10师给我们派的援兵到了!一共有一个营,他们正在仓库外等待您的命令!”
接着另一名通讯兵拿着电话对舒尔卡说道:“上尉同志,巴特拉科夫同志电话!”
舒尔卡接过电话表明了身份,接着就听巴特拉科夫在电话那头不无尴尬的说道:“你们打得好,舒尔卡同志!我想,第三营已经赶到了吧,它归你指挥,希望你能守住粮仓!这很重要!”
“是,巴特拉科夫同志!”舒尔卡回答。
这时,巴特拉科夫原本应该道歉,或是承认之前的错误。
不过舒尔卡可以理解,毕竟他是个将军,一师之长,让他在指挥部里当着部下的面承认错误的确很没面子。
其实,巴特拉科夫少将给他派来援兵甚至将这些援兵交给舒尔卡指挥,就已经是承认错误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