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老者(2 / 3)

然后苏墨在赶往那座小城的路上,碰上了一个赶着牛车的老者。

老者的牛车之上拉着一车甘薯,应该是小城附近乡下的老农,拉着甘薯去城里贩卖补贴家用的。

看到苏墨负笈游学,一个人走路,老者就热情的冲苏墨挥手,看那手势应该是想要让苏墨坐他的牛车,然后拉苏墨一段路。

只是苏墨在和老者走到一块之后,就有点傻脸了。

鸡同鸭讲,因为两人之间的语言完全不通啊。

这个刀河秘境中的语言苏墨当然是不清楚的,而且苏墨还无法通过刀河秘境中的大道规则,来理解这个老者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

因为刀河秘境的大道,根本就像是一个哑巴,苏墨尝试去沟通这个世界的大道,发现这个世界的大道根本就不会理财他,无法通过这个世界的大道反馈,直接听懂这个世界的语言。

所以在来到刀河秘境中之后,第一个苦难就摆在苏墨的眼前了,那就是要掌握一门全新的语言。

好在苏墨现在的灵魂境界足够高,可以很轻松的就学会一门语言,不会比还是凡人的时候学外语更难……或者说比那时候学的速度要快千倍万倍不止,如果还是那时候的学习速度,那苏墨非要哭死不成。

那牛车老者在发现和苏墨的语言不通之后,就开始做手势,让苏墨坐上他的牛车。

苏墨也没有跟老者客气,和老者表示感谢之后,就坐在了牛车之上。

然后苏墨也打手势,示意老者不用理睬自己到底是不是能够听懂,只要不停的说话就是。

牛车老者虽然不知道这个外乡读书人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明明听不懂自己的话,还要让自己不停的说下去,但是老者对读书人有着天然的亲近,在明白苏墨的要求之后,也就不管苏墨听不听得懂,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苏墨聊起家常起来。

“我有个孙子,也是个读书人,读了好几年的书了,前几年去了郡城考乡试,就再没有回家。不过好在我那孙子半年前往家里寄了一封家书,信上说他虽然没有在乡试中一举考中举人,但是却有幸拜在了郡城一个大读书人的门下,跟着那个读书人做学问。所以老头子我虽然担心孙子在外过的好不好,但却也是放心孙子的安全的。”

“老头子我就喜欢你们这些读书人,你们这些读书人,肚子里有学问,说的话都十分有道理,老头子我是比不了的。”

“你们读书人,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一定都会有大出息。比我们这些一辈子在地里劳作的乡下老汉,要有出息的多了。”

“老汉我所在的村子,名叫青山村,村子里有一口陈年水井,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反正从我爷爷那时候起,村子里就有那口水井了。我们村里子几乎家家户户,都要靠着那口水井来养活自己。老汉我听爷爷说,这口水井乃是神仙给我们挖的,水井里的铁锁链子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长。也有人说,这口水井乃是那传说中的仙人手笔,目的是为了镇压在水井底部的一条恶龙。原本我们村子的名字叫做青龙村,后来时间长了,一些知晓井里边镇压着恶龙的老人相继去世了,这个村子被人一只叫青龙村,叫的有些别扭,这才改名成为了青山村。”

……

牛车老者一路上不停的和苏墨说话,一旦打开话匣子之后,这个老者根本就不管苏墨听懂听不懂,听不懂反而更好,老者觉得自己的一些话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一些能够听懂自己说话的读书人,说不定还不乐意听自己絮絮叨叨这些有的没的呢。

那个读书人也是有意思,一个外乡人独自云游到这里来,竟然连本地的话都不会说,那到了城里边要怎么和人交流呢?恐怕去馆子里吃饭,想要吃上点好菜都费劲,得走到厨房里,看着厨房的菜跟厨子点菜才行。

想到这里,这个牛车老者觉得,要不是自己到城里实在是有事情,要把这一车的甘薯在天黑之前全部卖出去,不然自己就可以当这个外乡读书人的向导,把这个外乡读书人好好的安顿好再走的。

牛车老者必须在天黑之前把一车的甘薯卖完,不然若是天黑之前还没有卖完的话,他就没办法离开小城,只能够在城里过夜。

而城里的客栈住店宰客跟杀猪似的,老者可不敢在城里的客栈住,他好不容易拉着一车甘薯卖的钱,恐怕还不够他住一晚上客栈的呢。

只有在天黑之前把一车的甘薯全部卖出去,老者才能够赶在小城的宵禁之前,离开小城,然后走上一段时间的夜路,连夜赶回到自己的村子里去。

没办法,穷苦人家,必须要精打细算才好,不然一家人的伙食怎么办?很有可能就吃了上顿没下顿了,那可是真的会饿死人的。

老者估摸着是平日里确实很难找到一个陪自己说话的,现在苏墨在牛车之上坐着,静静的听自己说话,而且全程还只是时不时的冲自己笑笑,并不说话,老者觉得自己真是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倾诉对象,于是嘴里的话就跟竹筒倒豆子似的,不停的向外倒。

苏墨全程就只是偶尔笑一笑,真的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