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八十三章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1 / 2)

正如陈舒瑶自己之前说的,饥饿状态下,就是用金条换一顿饭她都愿意。

虽然这个比喻用到如今的羊羔酒身上有点夸张,可按照陈江海的说法,依旧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当然,过犹不及。

这个尺度也必须得把握好。

否则的话,同样会给羊羔酒带来不好估测的打击。

陈舒瑶暗暗琢磨了一下,然后又开口问道“那等第一批羊羔酒上市之后,价格方面我们会有变动吗”

陈江海自然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笑着回答说“价格还是咱们商定好的价格,这个价格轻易不变。”

“当然,推广期间可以便宜,还是十八块一瓶,咱们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尝试这款酒的滋味,然后记住它并且

爱上它。”

“不过,这款酒在正式上市之后,还是要保证利润,酒厂才能良好稳定地发展下去。”

电话那头的陈舒瑶点了点头,这话说得没错。

陈江海接着说道“而且一款白酒的价格定位也是非常微妙的。既要保证市场的接受度,同时也要确保其在消费者

心目之中的档次。”

“但是有一条不变,咱们的酒绝对要做到全华夏最良心,原料质量保证的前提下,价格方面也要是最亲民的。”

“这也是贾爷的心愿。赚不赚钱尚在其次,他就是要让咱们全华夏的人都有机会尝到这款酒的滋味。”

“而我之所以愿意在陈家村投资这家酒厂,最终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主要也是为了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帮助

贾爷完成心愿的同时带动村里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快地富裕起来。”

陈江海在上一世看到飞天茅台的价格被炒到了天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商品本身的价值,变成了一种可以用

于投资理财的奢侈品。

在陈江海的眼中,这其实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

后来的结果也证明,这款曾经号称国酒的华夏顶级白酒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传出了不少负面的消息。

他绝对不能让羊羔酒也变成那样。

相信贾德旺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陈江海不敢说凭借自己一己之力,能改变整个华夏白酒市场以后的格局和走向,但最起码,他要做到让羊羔酒成为

市场的一股清流。

再加上他手上掌握的封缸酒,二者相辅相成,可以让华夏人最起码能够喝得起真正意义上的好白酒。

没错,他现在对于新被推向市场的羊羔酒虽然用的办法是饥饿营销。

而饥饿营销的定义是,商品的生产者有意调低产量,以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并以此来维持

商品的形象,以及高额售价,从而达到较大的利润率。

所以,这个营销策略往往是带着贬义和血腥的,是普通消费者所痛恨和不齿的。

但是,陈江海现在却是只用了饥饿营销其中的一方面,就是维护品牌形象。

至于借此提高售价和利润,他可没有做,未来也不打算做。

因此,陈江海当然不能算是罪大恶极的资本家,只是在推广产品的初期适当的用了一点商业手段而已。

陈舒瑶听到陈江海这么一番分析,也就彻底没有了顾虑。

她甚至忍不住夸赞起来“你这个方法绝对算得上商业界里程碑的营销手段。足以颠覆人们对于营销策略的想法”

“话说,这个营销手段,它有名字吗”

陈江海几乎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说“它兼做饥饿营销。”

这个名字,陈江海没有想着去更改。

毕竟,这个名字最直观最具有代表性,能够让人们只要一听就明白它的含义。

如果强行换一个名字,就未必有这样的效果了。

“饥饿营销”

陈舒瑶仔细琢磨了一下,忍不住赞叹地说道,“名字很简单,但是非常准确,直白的定义了这个营销手段。”

“江海,你这是大道至简啊厉害,真是厉害。”

“好了,我现在就知道怎么去做了。先不跟你说了,挂了啊。”

陈舒瑶自然是想和陈江海多说一会话的,但是现在时间不允许。

作为羊羔酒的主要负责人,她得尽快安排陈江海说的这些事。

仅仅一天后,羊羔酒的宣传内容就做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对于这个内容也是普遍认可的。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所谓慢工出细活,好东西就得要时间磨。

这是华夏人一直以来的观念。

最关注这件事的其实还是同行们,各大白酒厂商。

在媒体曝出羊羔酒之后,就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戒备。

毕竟,这是陈江海投资的项目,而且就在他的老家。

酒都还没有正式上市,就已经引起了如此大的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