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绝对是第一档(1 / 2)

倪星宇话音落下,立即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此刻大家都在用一种热切的目光看着他,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作为一个兢兢业业奋斗了大半辈子的科研工作者,身为老前辈的倪星宇实际上很喜欢这种氛围,但不代表着他会因此而

失去专业性。

倪星宇非常清楚,手机芯片是陈江海比较看重的一个项目,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且对他这个主导者也寄予了厚望

那么在招人这一块,作为负责人的他就不能松懈。

专业知识必须过硬,这样他带起来也比较好带。

如果真如陈江海说的那样,手机芯片将是之后世界的重中之重,那么必然得有一个技术过硬的团体。

接下来的面试,倪星宇并没有过度的参加。

对于他来说,底下人就足可以胜任。

不过,他还是在旁边旁听了一会。

他也想要看一看这些来面试的究竟是什么情况,至少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而一个叫乔斌的人成功引起了他的关注。

或者准确一些说,是乔斌旁边陪同他一起来的朋友引起了他的关注。

这次招聘他用的是纯面试的形式,就是直接用聊天的形式来测试一下应聘者的能力。

毕竟,笔试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多东西是看不到的,也不够全面。

芯片的研究不仅仅需要的是死知识,更需要你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而用面试聊天的方法更能准确的试探出一个人的思维构成和活跃度。

至于面试内容就是两个重点,一个是芯片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见识。

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关于手机方面的认知。

毕竟,他们以后主要的精力是投入手机芯片的研究。

之前面试的几个人对于芯片方面的知识还是比较过硬的。

不过,作为行业内最顶级的专家,倪星宇也发现他们的思维比较固化,知识丰富而扎实,却缺乏该有的创新思维。

直到乔斌的出现,着实让倪星宇眼前一亮。

这人看起来有三十七八岁了,这个年龄来应聘,属于是比较不多见的。

一般到了这个年龄,早就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或者是投入到某种研究中去了。

就算再深造,即便是获取博士学位,也基本上是公司或者单位派去的。

毕业之后,这些人就会直接回到原单位工作。

而他现在却出来找工作,这多少让倪星宇有些不太理解。

这边的招聘人员开始面试,问了一些最基础的知识性问题。

乔斌回答的都很不错,而后面试的人员开始一步步深入的问更专业的东西。

没想到乔斌也回答了上来。

他的学历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在芯片方面知识储备也很充足。

对此,招聘的几个主管都露出了极其浓郁的兴趣。

这样的人在这个行业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苗子,称得上人才了。

聊的越深入,越是有这样的感觉。

这个乔斌可以当一个重点对象来招揽,以后也可以当做重点的对象来培养。

“你对芯片未来的前景怎么看”

这时候,原本在一旁充当旁听的倪星宇直接插嘴问道。

乔斌当然知道倪星宇的身份,虽然对他突然发问有些意外,可很快就调整好了状态,直接回答道

“芯片的前景必然是极好的,以后的电子产品基本上都少不了更好更高级的芯片,就比如现在秋海的各种电器越做越好

,都需要更好的芯片来支撑,这是科技的进步,也是未来的趋势。”

“而且,我认为芯片会越来越小,所蕴含的技术含量也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能把芯片做到最小,那么我们将在世界处

于领先水平。”

乔斌将自己的看法一一的说了出来,越说到后面越是滔滔不绝。

倪星宇听的连连点头,双眸之中的欣赏之色也是愈来愈浓。

从这里可以看出,眼前这个年轻人基础知识格外扎实,尤其是思维十分的活跃,并非是死板的套用所学的知识。

在倪星宇的眼中,如果这一批招聘的人分成三档的话,乔斌绝对是第一档。

他已经将所有的知识转化成了他自己的东西,从而发散出了自己的想法。

倪星宇随即又问道“那你对手机芯片如何看呢你觉得手机芯片会不会成为以后的主流需求”

他也不想浪费口舌,干脆直接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本来这个项目就是关于手机芯片的,问这个问题当然最合适。

对于这个问题乔斌似乎早有准备,又或者说在此之前已经思索过了,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说道

“手机芯片的话,说实话我对这个没有过太深研究,但是我认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