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夜校(2 / 3)

摇头,王珂立刻想到刚刚吃饭的时候,董偏方已经说了要去厂里看看。

那就是工厂喽,既然工厂还在生产,就说明效益错不了。记得临走的时候,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包括叶偏偏去帮助打样的技术革新设备,一个是自动洗皮机,一个是熬胶炉,现在也许已经用上了。当然还有那个养驴场,当时自己提出来,通过古井水,不仅可以调制董氏诊所的“营养液”和“基础液”,用于临床上治疗,同时也可以通过古井水和自配的饲料添加,改善驴皮和驴血的品质,开发出新一代驴血产品。

南邵村值得王珂挂念的地方太多了,村西的小水库、村东的小学校、村北的采砂场,但最让王珂神牵梦萦的地方,还是村南的董氏天胶厂。

“嗯,我的厂里事是有一些,想让你看看咧,但还不是最重要的咧。”干爹董偏方不想再打哑谜了,他笑笑道:“南邵村不缺能人,但是这一年多来,不论是村办工厂还是我们的小厂,让我们发现最缺的是文化,我们啊,想办一所夜校。”

“办夜校,学文化。这个好啊!”王珂兴奋了,种田要讲科学,办企业要有文化。难得老村长和干爹董偏方都意识到这个问题。

“好是好咧,可是我们哪有文化教员咧?”

老村长在一边插话,干爹董偏方也点点头接着说:“小子,你看咧,干爹我也的文化也不高,老村长也只有高小文化,要想办夜校,老师从哪里找咧?”

是呀,虽然说部队眼下也正在搞军地两用人才,可是自己眼下参加干训队,就算不上前线也帮不上忙啊。

“干爹,老村长,你们有什么打算?”

“我们?”董偏方和老村长对视一眼,笑笑说:“这不找你商量咧。”

“这个……”王珂沉吟起来,然后抬起头来说道:“干爹,老村长,学文化肯定是好事一件,要致富、先修路,办夜校和修路一样,都是百年大计,可是你们知道的,最近南方吃紧……”

“小子,国家大事我们都知道的,你就帮我们出个主意咧。”老村长赶紧补上一句,其实他的女儿就是小学老师,可是农村的小学老师,认个字还行,要想有更高的文化,那差的太远了。

“找过偏偏老师没有?”王珂突然眼前一亮,当时南邵村和津门大学可是有协议的,什么实践基地啊,对口支援啊,这些条款可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记得环境、地质、生物,不是有好几个系吗?

“可是她和温教授已经回学校去了啊,这怕不行咧?”

“有什么不行?干爹,建议你写一封信,请他们派一批实习生来,既可以进行社会实践,又可以对口支援南邵村,说不定还可以利用我们南邵村的自然资源和地质情况,搞些课题呢。”

“这行咧?”

“肯定行。”

还真是这样,董偏方一听王珂说的笃定,也想起来了,自己的小工厂和津门大学医学院也有这样的合作协议,眼下那些实习生为啥不要几个来呢。

“那我们分头写信试试?”董偏方看看老村长,忽然像想起来什么,又对王珂说:“小子,你也得给我们村写两封信咧。”

“写给谁?”

“写给你温干爹和偏偏闺女啊。”

“这个……”王珂顿时哑然,不是他不想写,压根就没有想起来写。

马上就要上前线了,写信难免会引发一些儿女情长,没准叶偏偏知道自己在南邵村,脑瓜子一抽筋,她还会跑来呢!

“小子,是不是现在不方便咧?”董偏方一下想到部队刚刚进点,今天又碰上这事。

“不不不,没啥不方便的,那我抽个时间写,但最终如何办这个夜校?还是村里决定。”

“那好,小王排长,我们说好咧,三箭齐发,为南邵村的未来,办一所夜校咧。”老村长十分兴奋,完全没有在意王珂的脸色。

出了老村长家的小院,董偏方立刻带着王珂去董氏天胶厂。

虽然不过半年多,但董底天胶厂的变化还是非常大。路过那个养驴场,两户人家已经搬迁,四周围起两米多高的红砖围墙,里面可以清晰地听到驴叫声。不用进去看,就知道里面的驴不会少于两千头。

再向前走,就是工厂。

这里让王珂再熟悉不过了,从大门进去,除了那座水塔,靠西侧断崖下,又建起一座二层小楼。

整个小院看起来,井井有条。

一进车间,立刻有人打起招呼来,这些都是上夜班的十几个工人,男女都有,许多人王珂都叫不上名字了,但是他们都认识王珂。

车间里,一溜的大搅拌筒。看的王珂眼都直了,这就是那自动洗皮机和熬胶炉吗?

好家伙,有两个人高。还真是那么回事。

干爹董偏方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说:“这还是你小子的发明咧,样机出来后,我又做了几台,偏偏闺女,还替我申请专利咧。”

“干爹,这玩意好使不好使?”

“肯定好使咧,你就说洗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