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魏征的憋屈(1 / 2)

大唐俏郎君 圣灵火 3464 字 6个月前

正当王浪军准备转移大本营之际,他命肖天传达的指令,传入李二耳中。

御书房,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转达王浪军的宣言,惊诧的跌落了手中批阅奏折的毛笔“这,这是怎么回事?”

“回皇上,微臣听闻肖天传达王浪军的话之后询问过肖天。

他说王浪军先后抵达狄家桥与狄家庄,都遭遇暗势力袭击。

其中,狄家桥袭击事件,让王泰与王浪军父子闹翻了。

对于这件事,王泰没有细说,仅仅只是提及王浪军答应追查刺杀高大夫的凶犯,以及追回玉玺。

不过他要求秦琼与徐茂公一同办案。

待完成任务之后,他就与王泰脱离父子关系。

这是王泰一再强调的说词。

其次,暗势力中人渗入狄家庄围杀王浪军未遂,但中伤了狄老爷子的灵魂,使其变成植物人。

直接导致狄方排斥王浪军,他前往狄家提亲一事不了了之。

为此,他才命肖天传达……”

“魏爱卿,别再说了,你告诉朕,暗势力为何如此猖狂?”

李世民听出魏征的暗示,愤怒的问道。

这会儿,他感觉自己一败涂地,弄巧成拙了?

一直以来,他都在怀疑王浪军的企图,以及奴役拉拢王浪军为己所用,不惜促使满朝文武针对王浪军。

至于信任王浪军,不存在的。

同时,他也痛恨暗势力,但又顾忌暗势力牵扯到皇家人与后宫贵妃身上,优柔寡断了。

为此,他不惜屠杀与暗势力有染的所有人,震慑与平息宫斗事件,以便雪藏本家人与贵妃的过错。

幻想和平解决宫斗事件。

震慑一下就行了。

可是他这种判断与行事风格,导致暗势力从中作祟。

一而再再而三的搅局,处处受制。

如今,暗势力彻底挑起他与王浪军的仇视,自此死磕都有可能发生。

要知道,为人子当众宣告与父亲决裂,此乃大逆不道。

他都做不到,世人又会怎么议论王浪军的忤逆之举?

相反,由此可见王浪军的决心,不惜背上一世骂名断绝父子关系,从而与朝廷一刀两断。

再加上暗势力破坏了王浪军的亲事,彻底激怒了王浪军。

导致王浪军画地自重,自立为王了?

这是宣战吗?

问题是王浪军敢战,他却不敢迎战,还得巴结拉拢王浪军奠定伟业。

可是如今……李世民一念至此遍体乏力,像是老了十岁,双目失神的看着跪在地上的魏征,希冀着他能解决此事。

魏征感触到皇上处在火山口上,一阵头皮发麻“皇上,微臣以为必须权力追杀暗势力中人,以绝后患。

唯有铲除暗势力,方显皇权威仪,震慑天下。

以免外人议论我朝无能,而不得人心,天下不安!”

“哦,你这魏三本是在指责朕的不是?

哈,也对,你言外之意就是说朕无能,朝廷无能,奈何不了暗势力。

这会让王浪军看不起朕,不屑一顾……”

李世民愤怒的站起身来,颤抖着手指着魏征说道,他这是在逼宫?

这魏三本想让朕下决心,处决太子皇子与贵妃,一查到底,以绝后患?

可是他知道,即便下狠心处决主犯,必然牵连半个朝廷。

他估计一大半文武都涉及进来了。

哪怕宫斗事件中,满朝文武没有几人站在明处摇旗呐喊着谋朝篡位,也一定掺和其中了。

因此,他选择顾大局稳定朝局,不得不为之。

特别是在谋朝篡位事件接二连三的爆发,引发朝中官员拉帮结派的站队,以及天下人心动荡之际,他不敢下旨处决主犯,使得朝廷伤筋动骨,反被暗势力所乘。

故而,他迎来今日之果。

对此,魏征暗叹一声说道“皇上既已决断,臣以为即刻派遣秦琼与徐茂公前去协助王浪军破案……”

“破案?

那王浪军已经传话给朕,但凡闯入渭水以北的人杀无赦。

你还让朕派遣秦琼与徐茂公前去送死?”

“皇上,王浪军重情重义,他不会对秦琼下手,只是对徐茂公就难说了……”

“你这是让朕拿大臣的性命去赌?”

李世民怒而呵斥,感觉魏三本存心逼宫,不达目的不罢休。

毕竟他知道王浪军现已震怒。

依据王浪军睚眦必报的个性,一定会杀人泄恨。

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派人前去触犯王浪军的虎须,那不是送死吗?

关键是他不能让大臣去送死,背上昏君之名。

这源于他的失策,一而再再而三的触犯了王浪军的底线,落到如今的地步,再次逼迫王浪军算什么?

傻?

还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