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做点生意真难!(2 / 3)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5895 字 4个月前

什么叫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就是了

在他看来,让这徐惟学一起来,简直多余

看着天色差不多了,在最近的水码头停船靠岸,准备休息。

此时忽然听到几声哨响,几十个兵丁站在岸上,当中是一名九品官员,原来是本地巡检司来巡逻了。

严世蕃没太当回事,身为阁老公子,怎么会把九品巡检放在眼里但在地方基层,巡检司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治安衙门。

那巡检听别人称呼是姓谢,站在岸上看了看,对严世蕃查问道:「尔等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作何营生」

严世蕃随口应付说:「从杭州城往宁波城,贩运丝绸五千匹」

谢巡检挥了挥手,数十兵丁就围了上来,几声哨响后,还有若干巡捕船只也驶近了,堵住了这边的船队。

然后谢巡检厉声喝道:「尔等光天化日之下,大摇大摆的走私,未免太不把巡检司放在眼里了」

严世蕃无语,你这小巡检有毛病吧二话不说直接就扣一顶走私的大帽子

就算想收点好处,也不是这么收的

严大爷合上了折扇,对着谢巡检叱道:「价这小巡检,什么都不查看,如何就敢断定是走私」

谢巡检答道:「宁波城才多大地方,需求又能有多大短时间内哪里卖得掉五千匹丝绸

又有哪个商人会傻到一口气贩运五千匹丝绸去宁波城卖难道就不怕周期太长,折了本么」

严世蕃:「」

谢巡检又补充说:「别家行商贩运丝绸去宁波那边,都是几十匹,最多几百匹而你们这伙人,却贩运了多达五千匹,必定是走私无疑如果不是打算走私到海上,哪里用得了如此多丝绸」

自诩能言善辩仅次于秦中堂的严大爷,居然也噎住了。这小巡检分析的好有道理,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若不是为了走私,谁吃饱撑着一口气贩运五千匹丝绸去宁波城

大意了,忽略了这个问题应该如同徐惟学所说的,找一批合伙人,然后分散运输

谢巡检再次挥手对兵丁们下令道:「将所有货物全部扣下」

随从船队而来的,有十几个秦中堂亲兵,都是精锐人物,面

对几十个巡检司兵丁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但问题在于,对方是代表国家机器的,己方缺乏道义,动起手来太吃亏。

「慢着」严世蕃叫道:「这些丝绸,都是杭州城里秦中堂的货物,你们也敢擅动」

谢巡检大概也见多了这种嘴脸,很有经验的问道:「你有什么证据或者秦中堂的手书谕示」

严世蕃再次无语,这怎么可能有秦德威怎么可能会让这种走私证据在别人手里

谢巡检忽然又说:「从这里往来的行商我大都面熟,却从来没见过你,口音又不是这附近的,除了走私还能是什么」

严世蕃忍无可忍,大喝道:「我只能告诉你,这些货品确实都是秦中堂的,你若敢轻举妄动,后果自负」

谢巡检冷笑几声说:「当真是执迷不悟,还胆敢冒充秦中堂全都拿下」

旁边的徐惟学不禁愕然,秦中堂的威名怎么一点用都没有这个谢巡检难道就不怕,这些货物真的是秦中堂的

眼看着严世蕃要把事情搞砸了,徐头领也顾不上多想,连忙开口道:「谢大人且慢」

然后又说:「这些丝绸若运到宁波,确实也太多了,或许应该在余姚分销一些,不知五百匹够不够」

谢巡检这才笑道:「总算有明白事理的人了。」

又戳了戳严世蕃说:「像这种不通世事人情的死胖子,就不该出来做买卖

你也别不服气,打听打听余姚谢家去,买你几百匹丝绸真不算什么」

一匹丝绸在双屿岛价值二两,但在这里只能卖五钱。

余姚谢家,就是出了大学士谢迁的那个谢家。

严世蕃面无表情的上了船,再也不出来了。

及到次日启程,徐惟学对严世蕃说了句:「强龙不压地头蛇,你们这些做惯了大人物的,实在不懂怎么在底层行事。」

严世蕃收起了模样,冷声道:「谁让你多管闲事了让他们把货物都扣留了,岂不更好」

徐惟学忽然又觉得,连严世蕃也看不透了。

过了余姚向东是慈溪县,再过慈溪县就到了宁波府城。船队没有进城,反而绕到了宁波府城外东北方向。

这里有个江河交汇之处叫做三江口,而从三江口再往下游没几里地就是大海了。

由于距离大海很近,水量也很充沛,那些海船甚至可以从海上一直开到三江口。

所以在三江口这里,也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出口贸易中心」,围绕着出口贸易,许多生意就因此而兴旺起来。

严世蕃和徐惟学带着船队来到这里,主要是为了租用足够的「渡船」把大宗丝绸直接运到双屿岛。

所谓渡船,其实就是海船。

宁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