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无奈的阁老(2 / 2)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4639 字 8个月前

本意,本以为四大罪状都是真事。”

他也很无奈,举荐翟銮这件事,简直是就是被坑了啊

先前翟銮对他打过招呼,他也默许了并且有意合作。

昨夜看着已经十拿九稳,落井下石搞一下秦德威毫无风险,顺便可以结盟翟銮

但谁踏马的能想到秦德威去了大同镇混日子,还搞出个惊天动地的武功

而且严阁老非常窝火,这种“失败”,根本就不是人力所能算计到的,有种被老天爷玩了的感觉。

严阁老甚至能感受到,冥冥之中仿佛一直有一种诡异的力量在护佑着秦德威。

难道这就是嘉靖男儿的气运

嘉靖皇帝盯着严嵩看了一会儿,心里冒出一个念头,既然有了秦德威,还要你严嵩何用

夏首辅又对嘉靖皇帝说“当务之急,是尽快追回诏旨,以免中外惊疑。”

关于这件事,已经发出了三道诏旨,让翟銮复职内阁大学士、起用毛伯温加兵部尚书总督宣大、将秦德威革职。

关于翟銮和毛伯温这两道诏旨还好,都是京城本地的,尚能收回。

但将秦德威革职的诏旨,已经六百里加急发走了

算算时间,现在估计已经居庸关了,而且还在快速向前传递,追是怎么也追不回来了。

嘉靖皇帝也只能再下旨道“再拟旨秦德威官复原职速速再发至大同”

大同那地方都是骄兵悍将,只在嘉靖朝就已经闹过两次兵变了。

如果那些刚出征大捷归来,正极度渴望封赏的官兵,猛然看到主帅被革职拿问,鬼知道会发生什么

只希望在前后两道诏旨之间的时间差里,千万不要出大乱子。

然后嘉靖皇帝又转向礼部尚书张潮,问道“秦德威如此大功,朝廷应当如何封赏

而且这样近百年来未有之大捷,理该大臣赶赴大同劳军并发赏,又该派何人去”

听到这里,张潮总算明白,嘉靖皇帝为什么召自己一起过来了。

对秦德威的封赏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个很高难度的事情。

主要是这样大捷没有先例,同时秦德威自身岁数又不大,地位还特别高,赏赐的难度是地狱级的。

让张老师来提意见,无论赏赐是什么样,秦德威作为门生也不能非议。

而且皇帝问张潮应该派谁劳军,那很明显就是希望张潮去了。

天知道远在大同的秦德威有多大怨气,要知道,秦德威已经连“天日昭昭”都写出来了。

朝廷派别人去劳军,弄不好就成为秦德威撒气对象了。所以让张老师去,最有可能稳住秦德威。

张潮瞥了眼严嵩,奏道“恩威赏罚皆出于上,恭请陛下自专。

至于派谁劳军,面对如此空前大捷,非大学士不足以彰显朝廷威严。”

严嵩不禁愕然,向来以老好人形象示众的张潮居然也“强硬”和展露攻击性了。

让他严嵩去给大胜归来的秦德威劳军,亏张潮想得出来他严嵩能不能从大同活着出来都是未知数

随即严嵩立刻又对嘉靖皇帝奏道“张潮言之有理可派大学士翟銮去劳军”

众人“”

你严嵩不想死,就推荐了一个比你更有可能死的

首辅夏言实在看不过去了,踏马的再这样说下去,内阁还有没有威严了大学士群体还有没有体面了都躲着秦德威是吧

他对嘉靖皇帝奏道“先前以毛伯温加兵部尚书总督宣大军务,这道旨意也不必撤回了。

直接让毛伯温负责劳军,然后接替秦德威为总督。而秦德威则押解俘虏回京,为圣上办献俘大典”

讲究礼制的嘉靖皇帝就喜欢这种大典礼,立刻赞同道“这个可以有。”

最后问题又落到赏罚上面来了,该如何赏秦德威是个难题,该如何处置大同巡抚、总兵,以及背后的翟銮等人也是难题。

一道旨意让大同巡抚、总兵都革职并押解进京容易,但是靠谁来执行

总督秦德威作为被弹劾对象,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大同镇除了总督、巡抚、总兵之外,就没有够分量的官员了。

钦差郭勋犯罪嫌疑同样很大,更不合适,看来看去,似乎只有陆炳可以负责执行了。

------题外话------

感谢两位新盟主,加十块钱牛肉、小白说骄阳似我。这章是为了感谢大家今天的鼓励,不算盟主加更,我会另抽时间尽力为盟主加更。

另外,虽然其他打赏没有直接点名感谢,但我一个一个都看过的,虽然记不住那么多名字,但至少会看过,在这里也一起感谢了。

还有,秦德威的封赏,我一直没有想好,大家一起来参考参考啊。

7017k,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