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左都御史霍韬敢开口道“秦德威年资尚浅, 升为从四品即可,不必到正四品了。”
众人乍然听着霍韬的话,感觉很公允。
资历特别深的话, 可以直接正五到正四, 资历浅的, 就是正五到从四,没毛病
但是再细想,数遍京城官职,从四品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子监祭酒。
至于外地的从四品官职,那是侮辱嘉靖男儿秦德威。
所以按这个套路升迁的话,秦德威只能去当国子监祭酒了,似乎没有任何其他选择。
话又说回来,国子监祭酒一般情况下,也常被默认成词臣迁转过渡职位。
主持廷议的许天官下意识看向秦德威,却见秦德威仿佛也陷入了沉思。
别人都以为秦德威是有目的而来,其实都是想多了,秦德威根本没什么既定目标。
对秦德威而言,再往上做什么官不一样他之所站在这里,纯粹就是为了防止被坑的。
这时候,礼部尚书张潮出声道“国子监算是归礼部辖制的,对此我要说几句。
诸君皆知,国子监中有数千监生学习,而祭酒责有训导之责,必须要能为人师表。
所以国子监祭酒人选向来看重三点,一是老成端重,二是学术精深,三是品德优良。”
然后张潮指着秦德威,抬高了声调,极力贬低说“而秦德威此人年轻气盛,老成端重肯定是没有的
至于其他,更谈不上学术精深,至于品德就不用提了。没有一条符合的,何以能为人师表”
秦德威“”
老师你这是真心话大冒险吗你真的这样想的吗这不会是你的真实想法吧
但霍韬却毫不犹豫的反驳张潮说“张亭溪你太过谦逊了,须知举贤不避亲仇你不能因为秦德威年轻,就断言不够老成端重啊。
要说学术,秦德威堂堂状元出身,都奉旨编两次书了,还能说学术不够至于品德做到为人师表还是没问题的。
总而言之,秦德威以状元出身担任国子监祭酒是非常合适的,代表着朝廷对国子监的重视,秦德威一定能重振国子监风气,为国培育更多贤才”
秦德威“”
霍韬你说的这人是谁
众人看看指着秦德威大肆贬低的张潮,再看看对着秦德威大唱赞歌的霍韬,只觉得现实太魔幻了
要知道,秦德威与霍韬之间的关系不说是不共戴天,也称得上仇恨似海了。
不过魔幻完了后,很多人也渐渐回过味了。
国子监祭酒这个官职怎么说呢,虽然号称是词臣迁转序列的中间站,唯一的从四品,但确实也有点边缘。
只说位置,国子监位于京城的最北端,与其他衙署相隔最远。
而且当国子监祭酒,就意味着离开了皇帝身边,离开了主流政坛,平常也不会出入宫廷,对秦德威这样的人而言,应该是相当致命的。
想想最近走红的那位严阁老,当年他在国子监祭酒位置上苦苦熬了六年无所进步,最后没办法去了南京才把品级升上来。
从这个角度考虑,霍韬送秦德威去国子监,也真是善意满满了。
许天官听得津津有味,他忽然发现,如果调整好心态,不把自己当成强势主控,还是挺有乐子的。
最好的主持人,就是竭力挖掘出观众最想看的东西。
许天官忽然转头对着角落里的秦德威发问“秦德威你怎么看你本人对国子监祭酒职位有何看法”
秦德威不假思索,慷慨激昂的答道“国子监本来是个大有潜力可挖的地方,但近百年来却被搞得暮气沉沉,至今有名无实,徒费朝廷钱粮
我若为祭酒,必将重振风气,让国子监再次恢复到高皇帝时的荣光”
众人“”
秦学士你清醒点,别听到能当个一把手就这么激动,你不会真的认为,霍韬忽悠你去国子监是好意吧
秦德威仿佛没注意到别人的眼神,举起手比比划划,滔滔不绝的阐述自己的上任思路
“若我为祭酒,要充分利用国子监的数千读书人资源,办一份报纸,就是比邸报更为进化的一种东西
纸面大小类似街头揭帖,内容也类似揭帖,但字体要小的多,可容纳内容也多数倍
每旬出一份,政事政论,针砭时弊,热点话题,观点碰撞说不定诸公的大名就会出现在上面
技术上可以采用铜活字印刷,如果前期做不到,就用人手抄发动国子监监生,短时间内能抄个几千到一万份,也足够发行了
前期免费发行,然后每份一分银子发售,各衙门谁敢不买报纸,就重点关注
稳定后争取月保底收入二百两,用以补贴监生,实现良性循环”
卧槽各衙署的大佬们听着听着就脸色剧变了,没人怀疑秦德威不敢胡来
这踏马的如果真让胆大妄为的秦德威去了国子监,不是给所有衙门找麻烦吗大家全都要被秦德威所谓的报纸支配
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