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詹事兼翰林学士,在翰苑地位也是能排前几号了,对这个话题竟然无言以对。
政事不敢参与,文章不能出彩,还有什么可说的
“惭愧惭愧,两手空空,一事无成。”张学士只能谦逊的说。
侍讲学士蔡昂“打趣”道“张前辈还是做了些事的,比如协助宫中鉴别和清理佛物,又不辞辛劳远赴城郊,监督烧毁了几万斤佛骨。”
众人不一定有恶意,还是忍不住哄笑了几声。
这还真是张学士今年所做的事情里,唯一能让人想起来的,谁让他去年上疏说“请禁毁宫中佛物”。
蔡昂又接着“打趣”说“张前辈啊,吾辈身为翰林,还是干点翰林该干的事情吧”
“干点翰林该干的事情”这句话,是今年翰林院内布一个有名的梗。
当初状元秦德威不务正业,造出新式火炮后,翰林学士温仁和很无奈的对秦状元说过这句话,一时广为流传。
今天又被蔡昂拿来“打趣”秦状元的老师,听起来格外有趣。
众人再次一片哄笑,大堂内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张学士被同僚们笑得老脸通红,无可奈何。
忽然有个太监急匆匆的走到堂前,对着众人高声叫道“大喜皇二子降生明日大朝庆贺”
这真是平地一声惊雷,普天同庆的特大喜讯,年至而立的皇帝竟然又生出儿子了
自嘉靖十二年皇长子夭折后,又一个皇子降生,大明江山再次有后了
这一天,京城各大衙署都充满了喜气洋洋的气氛,无数的贺表正在紧急草拟之中。
激动的嘉靖皇帝连连下旨,该封的封该赏的赏,国师邵元节祈祷有功,高士陶仲文除邪有功,皆有加封。
尤其是国师邵元节,居然被加了礼部尚书官衔。
关于道士封号事情,朝臣已经懒得吐槽了,皇帝爱怎么封就怎么封吧,别影响政务运转就行。
反正邵国师那礼部尚书只相当于一个虚号,并不是真正可以管事,或者名列清流的尚书。
真正的实职礼部尚书还是严嵩,大明好几个尚书侍郎重复的现象,乃是基操,无须大惊小怪。
翰林院大堂里,众人没有散去,仍然在议论纷纷。
温学士对蔡昂叮嘱说“鹤江你是最擅长写贺文的,这次定要用心,绝对不能让翰苑文章比其他衙门的差”
蔡昂喜滋滋的拱手道“敢不从命”
作为一个写贺表的大手,这种有大喜和祥瑞的时候,就是他最露脸的时候
如果能让皇帝印象深刻,靠一篇文章立地升官也不是不可能
众翰林议论的差不多了,正要散去,忽然又有太监走进翰林院,喝道“接旨”
大家本以为,这是皇帝下诏让翰林们写应制诗文。
结果圣旨核心内容就一句话“少詹事兼翰林学士张潮因筹划进言有功,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
整个翰林院顿时就轰动了
升到这个地步,基本就是翰苑词臣序列最顶端了下一步不是尚书就是入阁了
也就是说,刚才还因为“碌碌无为”而被打趣的张潮张学士,现在已经变成翰林中最顶尖的存在了。
这个前后的反差,实在有点大。
很多记性不好的人听说了这个任命后,彻底一头雾水
一时想不明白,张学士到底干什么了他怎么就帮皇帝生儿子了
只有印象深刻的蔡昂率先记起来了,去年争夺翰林学士位置时,张潮上疏“请禁毁宫中佛物”,理由是“为了生皇嗣”
当时都觉得,这个献言简直扯淡奈何崇信道教、不喜佛教的皇帝欣赏
就连在刚才,大家还拿着张潮销毁宫中佛骨这件事来打趣
可谁又能想到,现在皇帝还真生出儿子了张潮这个运道,简直像是有上苍眷顾
可蔡昂就悲愤莫名,为什么自己一手公认的好文章,就得不到上苍的眷顾
屈原,贾谊,苏东坡,杜甫有才华的人,自古以来就活该命运坎坷吗
可是又为什么有个姓秦的状元,却一点也不坎坷
其实大部翰林除了羡慕还是羡慕,除了蔡昂之外,不服气的人不多。
毕竟张潮资历很老,在翰林中差不多是前三的老资格,只是先前坐了十年冷板凳,然后才耽误了进步。
现在升到这个位置,只能算回归正常所应该在的位置。
张潮张老师站在堂前,还在恍惚失神,人生的这个大起大落,实在是太猝不及防了。
自家事自家知,他那个“禁毁宫中佛物”的奏疏,是秦姓不肖弟子让他写的
当时自己也觉得挺扯淡的,没想到一年工夫换来了两次升迁,去年升为少詹事兼翰林学士,现在又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
这个任命不仅仅是四品升三品这么简单,还是能影响未来朝廷格局的任命
在大明官场,正三品是高官的门槛。而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