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明悟圣道,善恶真谛,顾锦年成圣!大道同庆!(11 / 15)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36953 字 5个月前

是一名老者。

他弓起身来,双手撑地,已经僵死,这是一位夫子。

而他的下方,一名孩童昏迷着,是活着的。

所有人惊愕的看着这一切。

一幕又一幕。

顾锦年看着这一切,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

接下来。

他看到有学子寒窗苦读十年,高中状元后,才得知母亲早已病逝,甚至都已经下葬,而为了怕影响自己孩子科举分心,死之前叮嘱街坊邻居,等科举之后再行通知。

他看到有夫子,不收钱财,开办私塾,教育孩童,启蒙智慧,而后参加同窗升官喜宴,获得一同前往外地为官的机会,最终选择放弃,继续教育孩童。

他看到有官员咳嗽出血,却隐瞒病情,每日清晨而出,处理公务,深夜而归,落笔成章,最终病逝于书桌前,永世长眠。

他更看到堂堂一国公主,为国家大义,远嫁万里之外。

他还看到,一国之君,国破山河之时,上吊自尽,留下遗书,承认一切过错,望敌军放过百姓。

也看到有穷酸读书人,科举不中,抄录书籍,赚取碎银,而后捐赠于其他苦难之人。

这一幕幕。

让顾锦年仿佛明悟了什么。

可就在此时。

一切一切的画面,全部消失。

取而代之便是黑暗。

无穷的黑暗。

万古般的黑暗。

“顾锦年。”

“你可知,方才所见,那一幕符合圣人之道。”

这一刻,苍老的声音响起。

是孔圣的声音。

来自亘古。

随着孔圣的提问,顾锦年不由沉默。

方才所看到的一幕幕,藏有圣人曾经的经历吗

这一点,是他没有想到的。

“你只有一次回答的机会。”

“若你回答正确,你将明悟圣人之道。”

“若你回答错误,你将与世隔绝,永远被困在这里。”

孔圣的声音再度响起。

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

回答正确,可明悟圣人之道。

回答错误,与世隔绝,永远被困在这里。

这的确让人深感压力。

顾锦年深吸了一口气。

闭上眼睛。

回忆着方才所有的一幕幕。

方才有足足一百多段故事。

寻出圣人经历。

这的确有难度。

可当顾锦年回忆一遍后。

他缓缓睁开了眸子。

他的眼神,显得格外平静。

“回孔圣。”

“学生认为。”

“方才所见,皆符合圣人之道。”

这是顾锦年的回答。

“为何”

孔圣的声音再度响起,没有告知顾锦年对与错。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为圣人之道。”

顾锦年开口,他明悟了这两句话的核心,在这一刻,也明悟了心学之道。

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夫明知死路,却为百姓而舍弃生命。

山火凶勐,却焚不尽,人心中的善。

南越郡将士,以手为桥,撑起心中之善。

陇西郡夫子,以自身的性命,保护学生,守下心中的善。

面临死亡,母亲没有畏惧,而是怕影响自己的孩子。

这是善。

穷酸的夫子,获得机会,却不为所动,依旧以教育孩童为主。

这是善。

所有的一切。

都是善。

或许这世间上也有不少的恶。

可顾锦年此时此刻,已经明悟善恶了。

“数个月前,我行走山川,我见到了人世间的恶。”

“那一刻,我很好奇,天地之间,有这么多恶,我该如何去解决”

“我一个人的力量即便再强,也解决不了人世间一切的恶。”

“可现在我明白了。”

“恶,无法得到共鸣。”

“善,却可以感染世人。”

“王夫之善,被救下来的百姓,心存善念,他虽然身死,可他的善,依旧还在。”

“南越郡将士们的善,那一双双手,撑起的不仅仅是桥梁,而是每个人心中的善桥。”

“陇西郡夫子保护的不是孩童,而是属于他的善。”

“一个人的善,就如同光芒一般,感染着每一个人。”

“恶,只会让人厌恶。”

“所以,读书人应当将善传播。”

“为天地立心。”

顾锦年的声音响起,他将自己的感悟说出,告知孔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