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些黑影根本就是一艘艘的大船,这些大船一眼望去遍布海面,怕是不下数百艘之多。
当看到这些大船渐渐的清晰的时候,站在一旁的张淮忍不住带着几分惊喜道:“来了,朝廷派来的人到了啊!”
中原距离南洋迢迢千里之遥,再加上朝廷需要筹集船只,抽调官员,集结百姓,可以说一桩桩一件件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当第一批官员以及移民的百姓抵达南洋的时候,竟然是已经过去了半年之久。
不过朝廷魄力也是相当之足,说了也是拜李桓开海所赐,如今距离朝廷推行开海之策已经差不多有三个年头之久。
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大明海贸有了长足的发展,海贸的发展自然而然的也就带动了造船的大爆发。
大大小小的造船厂抛开朝廷官办的不提,就是地方上所筹办的造船厂就有数十处之多,可以说如今大明每天都有数十艘大小船只下水。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说当大明朝廷征调船只往南洋之地迁移百姓的时候,倒是没有遇到没有足够船只的问题。
随着第一艘船只驶入港口,一艘艘的船只进入港口之中。
很快就见一队人马下了船,整理了一番然后向着李桓行来。
为首之人看上去也就三十许,整个人显得无比的干练,一身的三品官服在身,在其身后同样是一群身着官服的大小官员,不过很明显这些官员皆是以那三品官员为首。
一行人足足有上百人之多,可以说几乎看不到七八品的官员,至少也是六品以上的官员,显然朝廷第一批派遣的官员数量还是相当之充足的。
“下官吏部右侍郎严嵩拜见秦国公!”
“下官等拜见国公!”
一众官员齐齐向着李桓施礼。
李桓听了严嵩的话不由的眉头一挑,目光落在严嵩身上,对于严嵩李桓倒是不陌生,虽然说对方在原本的历史上留下了相当大的名声,但是历史早已经改变,李桓倒是不怎么在意严嵩未来是不是会成为一代奸臣。
淡淡的扫了一众官员一眼,李桓挥手道:“诸位不必多礼!”
一座庄园之中,李桓设宴款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官员,同时询问一些此番朝廷所派前来的具体人马的数量以及构成。
客厅之中,严嵩正一脸正色的向着李桓道:“此番朝廷共计抽调了一百八十三名官员,大小吏员一千多人,除此之外,随船而来的还有完整的三个卫所军户,共计两万八千余人,无有田亩之百姓一万三千余人!”
说着严嵩稍稍一顿又道:“除此之外,还有一路护航的大明水师舰队,共有宝船二十艘,大小辅助补给船只百余艘,步卒精锐八千!”
既然占据了南洋之地,虽然说李桓先前带来了不少的精锐人马,可是一想到偌大的南洋之地竟然只有一两万大明水师以及步卒,朝廷自然不可能只派来百姓,而不派来士卒。
李桓闻言不由的眉头一挑,说实话,就是李桓自己都没有想到朝廷竟然会有如此大的魄力。
虽然说在他看来,他在奏章之中所提对于大明而言绝对算的的上是百利而无一害,可是朝廷之中那些官员是不是会通过,那却是另外一说了。
本来李桓都做好了朝廷百官阻挠的心理准备,若是朝廷阻挠的话,他就会回返京师,亲自主持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要将之推行下去。
却是没有想到朝廷竟然给了他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稍稍算一算的话,这一支堪称庞大的船队,一次竟然带来了足足五六万之多的大明人口,在这个时代能够一次性转移如此之多的人口的,说实话怕是除了国力雄厚的大明之外就真的找不出第二家了。
不过一次转五六万之多的人口看上去的确是有些夸张,但是想一想上百年前大明郑和船队一次下西洋的规模便足足有两三万人之多,那么如今大明专门为了转移人口,一次转运数万也就没有那么稀奇了。
李桓脸上不禁露出了笑意,看着严嵩等人想着方才严嵩呈给他的一份旨意,圣旨之中就有关于这些官员的安置。
出乎李桓的预料,朱厚照竟然没有直接任命严嵩等人的官员,而是直接将这些官员抽调派来南海洋之地,至于说如何安置这些人,完全交由李桓一人决断。
这便的意味着李桓可以随意的安排这些人的去向,若是李桓有那么点私心的话,未必不能够通过对官员的安排将南洋掌控在自己手中。,可以说这绝对是天子对李桓莫大的信任。
李桓看着一众人,眉头一挑道:“严嵩!”
严嵩闻言忙道:“下官在!”
李桓轻笑道:“本公便命你为南洋行省布政使司,三日之内,给本公搭建起布政使司衙门的框架出来,不知你可有把握吗?”
严嵩虽然说早有心理准备,可是陡然之间听到李桓对他的任命任然是忍不住心中激动不已。
虽然说他从堂堂吏部天官成了一省之地的布政使,在任何人看来,那都是被贬了,但是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