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豪族的话语权(7 / 10)

从百户官开始 七只跳蚤 20791 字 6个月前

昌。

何昌做为成化年间的老举人,自其息了继续考取进士的念头之后,也没有进入官场的意思,反而是主持何家所开办的私塾,教导家族子弟蒙学,偶尔也会资助一些寒门学子,所以何昌在福州地界的士林当中还是颇具威望的。

太白书社近百名士子看到跟随何昌而来的一众士子的时候,顿时士气为之高涨。

尤其是从来人当中他们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甚至其中一些人相互之间都是至交好友。

如今看起来,双方加起来那可是足足有一百多人啊。

这么多的文人士子,联合起来甚至可以掌控福州一地的民间话语权,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将一个圣人抹黑成十恶不赦的大恶人,同样也能够将一个杀人如麻的大恶人吹捧成一个活命无数的大善人。

钱宇冲着何尝点了点头,依然是站在那石凳之上,一声大笑一下子便将所有士子的目光给吸引了过来。

就听得钱宇大笑道“诸位志士,今日我等聚集在此,不为其他,只为效仿前辈之举,为万民请命,为蒙冤下狱的诸位老大人讨要一个说法。”

“讨一个说法,讨一个说法。”

顿时群情汹汹。

不过就见一名看上去柔柔弱弱,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怯生生的道“钱公子,听说那位钦差乃是锦衣卫的高官,身边带着一群锦衣卫,咱们若是激怒了他的话,他会不会让锦衣卫拿了我们啊”

那么多人,不可能所有人都是热血上头什么都不管的,一样有胆小怕事之辈。

只不过这些人碍于同窗好友的情面,被呼朋唤友的好友喊来这里,起初是不知道大家聚集在一起想要干什么。

可是这会儿一听要去围攻知府衙门,甚至还要直面锦衣卫李桓,朝廷钦差,向那凶名在外的李桓讨一个说法。

只是想一想,便有人心生畏惧了,所以说那文弱书生的话也代表了其中一少部分士子的想法。

钱宇微微一愣,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没有开口的何昌突然之间轻咳一声开口道“诸位,请听老夫一眼。”

相比钱宇来,何昌的号召力明显更强一些,毕竟钱宇年纪轻轻,而何昌是福州城出了名的士林老前辈了,大家更愿意相信何昌这位老前辈一些。

钱宇倒也没有生气,而是看向何昌,想要看看何昌如何安抚人心,毕竟他们只有齐心协力,到时候才能够去逼迫李桓向他们妥协,一旦他们之中有人露出了害怕、软弱的情绪,甚至畏惧害怕,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何昌捋着胡须,不让钱宇专美于前含笑向着那名柔弱的士子道“老夫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你应该是甜井巷蒋家的蒋静,正德元年的秀才吧。”

蒋静没想到自己一个寒门中的士子,何昌这位出身于福州高门大户之家的老前辈竟然会知晓自己,登时心中生出几分感动来。

深吸一口气,蒋静冲着何昌躬身一礼道“回老前辈话,正是小生,不曾想老先生竟也知晓小生的名讳,小生深感荣幸之至。”

何昌捋着胡须,受了蒋静一礼,含笑道“老夫非但是知晓你,其实咱们福州城的士子,老夫都知晓一二。”

这会儿一名士子突然之间开口道“何老前辈可以说是我们这些寒门学子的引路人,单我所知,何老前辈就曾资助过十几位寒门子弟读书习文,考取功名。”

边上立刻就有人附和,大赞何昌扶住寒门子弟求学,慷慨解囊,实乃福州士林诸多士子的恩人。

何昌捋着胡须,含笑摇头道“老夫不过是不忍寒门珠玉因为家贫而遗漏于乡野之间,何某略有薄财愿散之为我大明培养几名可用之才。”

蒋静大为敬佩冲着何昌便是一礼拜下道“先生高义,请受小生一拜”

“先生高义,请受我等一拜。”

其余一众士子,甚为动容,齐齐冲着何昌拜下。

钱宇看到这一幕不禁皱了皱眉头,心中打定了主意此番若是钱家能度过此劫数,他必然也要学何昌一般,施舍一些小恩小惠,在士林当中邀买名声。

微微一笑,何昌上前将蒋静扶了起来,含笑道“小友方才有言,似是在担心李桓那锦衣卫贼子会迁怒于我等。”

蒋静点了点头。

何昌微笑道“其实诸位大可不必担心,大家不妨想一想,你们可都是我大明的读书种子,未来的栋梁之才,无论是陛下还是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皆对大家无比的看重。一旦闹出士子聚众之事,必然会上达天听。”

说着何昌嘴角露出几分不屑道“若是我等齐心协力,纵然是围攻府衙,到时候怕的只会是他李桓,就算是借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对付我等。”

看一众人听得入神,何昌环视一众人,眼中闪过精芒道“别忘了,你们可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上百的同窗好友,他要是敢对我们这么多身负功名的读书人动手,别说他只是一介锦衣卫,就算是龙子龙孙,朝廷衮衮诸公也绝对饶不了他,天下士林诸公也会令其身败名裂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