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谁家见月能闲坐(1 / 6)

小学主体建筑建成,剩下的是涂涂抹抹以及拉上电线、安门装窗,只说教学楼,收尾工程开始了。

做好这些便是进行软装,比如安装电灯,安装桌椅,给教室前后抹上黑板,还要堆砌一座讲台等等。

公社政府还给他们支援了一批装潢用品,比如马列毛等革命导师的半身像,比如名人名言。

建起小学教学楼后,还得建一座办公楼、一座宿舍楼和隔壁水产技校的校舍。

所以整个学校距离完工依然有好段距离,只是有了教学楼后就可以正式上学,这样不太影响学生们的学习进度。

正月十四开始休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样十四中午一起吃顿好饭,工人们散伙回家去过了元宵节。

元宵节,古称上元节,又称灯节,始于西汉,盛于隋唐,迄今己有2000多年历史了。

外岛隶属江南。

自古以来江南是富庶之地,传统文化传承之地,哪怕现在经济情况还比较差,但外岛各县依然很重视元宵节。

这句话或许说的有问题,因为外岛哪怕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经济更差的时候都会认真举办元宵节,何况如今经济已经好转的八十年代。

十五的当天,生产队又放了一天假。

社员们以家庭为单位,好几个单位进行组合,然后妇女打扮老人收拾,全家一起去城里开开心心过元宵。

王忆跟王向红商量:“咱们生产队准备点活动,好好闹个元宵节怎么样?”

王向红说:“准备啥呀,闹啥呀,去县里,都去县里,县里最热闹!”

他给王忆绘声绘色的描述县里元宵佳节的盛况:

从正月初十开始县里就要进行准备,街巷间要搭起彩牌楼,用青松和五色纸花装饰,上有盖顶、横额,左右贴春联,牌楼上下闪烁着五彩珠灯,尽情彰显宏伟壮丽之场面。

同时,按照当地习俗在元宵节早上城里人会组织队伍去南海菩萨庙或者其他庙宇“摆灯祭”。

这些人会挑着礼担,把猪头、鸡鸭及水果、糕点等送入庙宇供奉,并为庙宇的天灯加油,以祈求国泰民安,人健鱼丰。

今天各岛屿、各村庄生产队的百姓要去县里也跟摆灯祭有关,因为晚上要“落灯”。

在落灯的时候,城里家家户户都要做“上灯羹饭”和“落灯羹饭”送入庙里,然后通过庙里赠送给进庙祈福的人。

简单的说,今晚去县里落灯有饭吃。

而且往往是好饭。

除了这种玄学传统还有更多风俗,猜灯谜、看花灯、巡街游玩、吃汤圆等等。

往年社员们年底分红仅仅够过年,正月里把亲戚一招待,到了元宵节家家户户没什么闲钱。

于是他们去了县里只能蹭一碗落灯羹饭,可舍不得吃城里的汤圆。

这把他们馋坏了,城里汤圆摊子多,从一角一碗到五角一碗不等的价钱都可以吃到汤圆。

他们早就想尝尝城里师傅团出的汤圆滋味了。

今年条件好了,分红之后谁家都有点钱,学生们自己兜里都有钱——

不是压岁钱,压岁钱已经被爹娘收起来帮忙存着留待以后娶媳妇了,这都是在学校里赚的钱。

学生们赚到钱都算过了,元宵节结束又要开学,新学期有新的赚钱方法,所以元宵节可以放肆一把,来个一把空。

这样他们更是期盼去城里过元宵节,从过完年就开始央求父母长辈带自己去城里。

他们要去城里消费。

生产队几乎倾巢出动去城里过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于是王忆也不留守了,他跟秋渭水报了团,与王向红等人组团去城里。

王向红和王忆是全队的主心骨。

对于生产队的老人和妇女来说,他们对进县城有点打憷,因为他们一辈子也没进过几趟县城。

这种情况下王向红和王忆要去县城了,他们自然跟随其后。

本来一些家庭是私下里约定去县里的,这些家庭小组也有主心骨,就是平日里去过县城的人。

但这些人对县城的了解肯定比不过王向红和王忆,而欢度元宵节又是夜晚出行。

晚上光线不好视线差,一旦走丢很麻烦,所以既然王向红和王忆要去县里,那他们索性跟在后面。

来找两人商定一起去县里过元宵的人家越来越多,最终王向红掰着手指数了数:

已经有二百多号人说要跟他们一起走了。

这家伙队伍可大了!

他索性拿出个花名册让社员们报名,谁要跟他们一起走就来报名,最后组织个队伍出来一起出动。

王忆说这叫组团旅行,正好他本来以为生产队会一起过元宵节所以准备了一些东西,可以在旅行的时候用上。

比如夜光小红旗。

这小红旗本身很普通,但镶边是夜光灯软管,使劲摇晃就会发出亮光。

本来他是给学生们准备的,让学生们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