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第96章 96(2 / 2)

而且因为今年征召的竞争格外激烈,最后成功入伍都是身体素质优秀的兵员。

新兵进入西北军之后,发现西北军确实如传闻所说,吃得好钱发得多,相对应的,除了每日劳动,每五日轮训一次以外,每日还要学习一点新的文化知识,传闻中的军纪更是要牢记在心头,军营里的日子格外丰富。

至于退伍离开的老兵,大半都不是久安府的人,他们背着行李向着家乡的方向一路走回去,结果看到的是几年过去仍然破旧落后毫无变化的家乡,再想想在他们的建设下日新月异的久安府,心里不由得产生巨大的落差。

生活得更长久一点,不少老兵意识到了家乡和久安府更大的差别,那就是公道。

在久安府,洛军师虽然严格管控着方方面面,但并非不愿意听从底层的意见,相反,不论是民间还是西北军,甚至各种新建成的工厂中,都设有专门的纠察部门,即便是最底层最普通的农人、军士、工人,若是有好的建议或意见,不论成熟与否,都能通过纠察部门传递上去,如果最后真的被定王府采用,提出意见的人就会受到奖励。

时间一长,久安府的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在参与到城市和家园的建设中,会对安排下来的工作多一分归属感与责任感。

但在久安府之外,辛苦艰难的日子一成不变,就算能想到好的改变方法,没有上层的人会愿意俯身来听底层的意见。

更重要的是,在久安府,最底层最普通的人若是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只要勇于向纠察部门反应,总会得到一个公正的结果。

最极端的案例是,曾发生过一家新建的纺织厂,有工人走了一天一夜走到久安城,当街拦下洛军师的马车,就为了曝光工厂内的管理人员存在买通纠察人员,吞没工人工钱,偷卖生产出来的纺织品的行为。

举报的结果是洛军师亲自派纠察团队去彻查了涉事的工厂,发现工厂内上上下下三十多号管理人员,确实沆瀣一气,欺上瞒下,于是将那些管理人从上到下都撸了职位,背上了处罚。

且不仅仅是他们本人受到惩罚,他们的亲属,凡是在定王府名下产业的工作,全都被清查了一遍,到最后,王府属臣都有两人被免职惩罚。

至于举报者本人,不仅受到现银奖励,还直接提升到管理岗位。

这个案例在洛军师的要求下,被全范围通报,整个西北军、所有跟着指导团队干活的普通百姓,以及定王府设立的大大小小的工厂,全都知道了这个案例。

这一案例最大的意义是,让所有手里有权的人都清楚的意识到,最底层的人若是下定决心,是能将事情捅到最上层的洛军师那里的,而事情一旦被洛军师知晓,违规犯错的人就不存在求情躲避惩罚的可能性。

再加上举报成功有嘉奖,一时之间,更多违规的行为被捅了上去受到惩罚,那些心里蠢蠢欲动的人则再不敢乱来,感觉脑袋上被戴上了紧箍咒。

这种紧箍咒对上层是约束,对下层则是公道,是普通人知道自己遇到不公正的事能求得公正结果的公道。

而这样的公道,在离开久安府之后,就找不到了。遇到不公平的事,会发现受害者孤立无援,申诉无门。

老兵们离开久安府之后,越是遇到不顺心的事,越是能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就算没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也会渐渐觉得处处别扭。

于是,越来越多的老兵下定决心,带着一家老小,踏上返回久安府的路程。有些离得近的老兵还会互相联系,组队回归,一旦组队,跟着他们一起迁移的那就是几十上百号人了。

再加上先前听闻免费教育就大着胆子迁移到久安府的人,以及距离久安府不远,各种渠道听闻这边消息而自愿迁过来的人,久安府的人数节节攀升。

洛年年不怕人多,人多劳动力就多,建设中的久安府处处需要人手,若不是怕引起京中的警惕,她恨不能亲自发广告招揽更多的人来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