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上的打算。
周遇吉也不着急,这件事朝堂上之所以没有讨论通过还不是因为这帮大佬没有达成一致。
这要是能因为他一句话就定下来皇上也不会故意拿到大朝会上去讨论了,所以他急也没用。
朱慈烺见大家都消食消的差不多了就开始进入正题“今天早上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想要内阁出这笔钱阻力很大啊”
吴启晨跟着就说道“陛下,其实这个也可以理解,毕竟这一战才打了一个月军部就要这么多钱,这要是再打上一年半年,那还不得奔着一百亿去。
这么多钱,就是把内阁卖了也拿不出来啊”
周遇吉解释道“我不是跟你们说了么,这次扩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充各地的驻军缺口。
包括占领奥斯曼地区之后,总要派兵驻扎吧,现在提前把兵力补充好,省的到时候在抓瞎啊。
你们也看到了,大明从各地调兵之后,因为兵力空虚,各地都出现不稳的迹象,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不止一起叛乱。
如果战争持续半年,那么这个兵力缺口就是半年,可是要是半年之后因为奥斯曼地区的占领大明无法从前线抽调足够的兵力。
那么因为各地叛乱造成的损失,还有那个时候再去扩军造成的军事行动延后的损失都是难以估量的,至少是现在提前扩军的三倍到五倍。
而海军和后勤部的增兵主要是应对下一阶段对欧罗巴战争的需求。
从现在的作战形势来看,很明显大明需要更强大的投送能力,更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才能维持整个欧罗巴战场的消耗。
这二十万也仅仅是第一批的预备,后面还会继续增加。但是要是不提前准备,那因为后勤供应不上耽误了战机,就像现在这样,明明三个月就能结束的战阵,因为后勤跟不上,要半年甚至更久才能结束。”
吴启晨摇摇头“你的道理再多也没用啊,内阁没钱啊,这战争打一天,内阁的收入就少一点,要是打上一年,到时候怕是连现在这点军费都供应不上了。”
周遇吉开口“只要这次军费到账,军部保正两个月内疏通地中海航线”
吴启晨并不买账“这么怎么成了条件了难道疏通航线,确保大明的利益不是军部应该做的事情么
你的意思是要是内阁不出钱,这个航线你们还不疏通了是不
陛下,您都听到了,军部打仗不出力,用要钱来威胁内阁,这是什么行为”
朱慈烺也是无奈,懒得搭理他们拌嘴,转头问朱姬润“内库最多能拿出多少钱来”
朱姬润拱拱手“这就要看军部的扩军周期了,这一轮扩军要是半年完成的话,内库能够挤出来两亿两,要是三个月的话就只有八千万。”
朱慈烺再次看向内阁,吴启晨摇摇头“内阁每年都是量入为出,基本上没有什么富余,也不想内库那样能够有其他的收入,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
朱姬润这会不乐意了“这个就不对了,按照现在军部的进度,很明显整个战争比预计要快了一个月以上。
苏伊士运河提前打通给内阁带来的好处难道还不够大么,提前结束战争不是能省下来一笔钱么”
吴启晨哼哼道“加快了战争节奏还导致后勤压力增大呢,军队后勤部哪有那么多船只用于战场,还不是到处征调商船,这对大明海运商业的破坏你咋不计算。
再说了,你这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么,内阁的账目每年你们都有交叉审计,有没有钱你不是心知肚明的么。
现在你来说说我们内阁还有哪些地方能够变出钱来,你要是说出道理来我立马拨付给你。”
朱姬润悠悠的说道“我看你们的债券就卖的挺好的,都供不应求了,你们完全可以再次发行一笔国债嘛”
吴启晨被气笑了“让我们内阁发行国债你内库咋不自己发行国债你这不是欺负人么”
朱姬润摸摸胡子“你不要激动,我们不发行主要是因为我们不是有印钱厂么。
我们要是一边印钱一边还卖着国债,那不就相当于把刚印出来的钱在花国债给买回来么,然后再把钱花出去,那跟直接印钱还有啥区别
到时候物价还不飞涨,内阁就不一样了,你们是许诺的以后的收益来出售的,性质不一样。
第二个我们手里有银行,这债务风险本来就高,要是再大量的出售国债,那银行的信誉不就降低了。
万一百姓因此挤兑了,那就造成大麻烦了。”
吴启晨冷笑着“你不要忽悠我,你以为我不懂金融么,咱们本就是一体为陛下办事,我卖国债和你卖国债,靠的都是大明的信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至于银行有债务风险,那是我们内阁造成么你们自己放贷没有节制凭啥让我们内阁给你背锅
怎么的这年头是谁摆烂谁有理了
你们要是管不好银行,就交还给我们内阁,我们自己管。”
朱姬润眼睛一亮“你打算出多少钱买要是价钱合适银行卖给你们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