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看到福王和桂王的问题上来就想拒绝,这不是扯淡呢么
首先让你们谁便出去玩,那当初那些为了自由选择离开王室成为平民的人怎么想
这是不是对他们太不公平了他们会想合着当初我要是不从王室离开,不选择脱离王室,过几年我一样可以自由
而且不仅自由,还能享受皇室的供养,还能享受自己的身份地位,那自己岂不是做了一件错事
如果有人因此心生怨恨,那么会不会心理阴暗下去。干出什么事情来
再说了,这么多王爷,还有下面的各级王室贵族,一个个的往外跑,那会给锦衣卫带来多大的压力
还要耗费多少的钱财崇祯这一个队伍,一年出行护卫加上军队随行,还有景区接待等等,花费都要五百万两以上。
那要是一年几十个这样的队伍。就算规模小一点,那一年也要几千万两银子。
有几千万两银子干啥不好,干嘛要让这些王爷享乐耗费了
这么多钱给海军添置战舰不好么给陆军军改多整编几个师不好么
何况这还只是开始,这以后大明的王爷就太多了,四五百个王爷天天全国玩,那朱慈烺啥都不用干了,光处置这些王爷的破事就有的忙了。
而且这不仅是给自己带来负担,也会遗祸给自己的后世子孙,甚至让大明陷入万丈深渊。
因为王爷可以随意出游就等于解除了对王爷的限制,到时候你知道他是在外面游山玩水还是在招兵买马又或者两样一起干
这些王爷有的王室可是钱真的多的花不完,脑子抽了是啥事都干得出来。
就算现在没有,那以后这四百多个呢他们的子孙呢谁说的准呢
所以朱慈烺提起笔就想拒绝,可是悬在天空半天,最后还是迟迟没有下笔。
是啊有这样那样的坏处,有那样这样的风险,但是毕竟这里面将来有自己的孩子呢
哪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困在一座城里蹉跎一生的
哪怕是给孩子留下一丝希望,哪怕是有条件的能让孩子能有机会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是好的啊。
所以这事还真的不能就这么拒绝了
崇祯看这次是给自己的孩子争取一丝机会的好时候,对于朱慈烺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次给自己孩子争取一丝机会的时机呢
现在给这些藩王一丝机会,那么将来也就是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个机会。否则现在不同意,到时候自己孩子来了又特许,那只会让人戳脊梁骨,在背后说闲话
既然想同意,那么所有问题又要换一个思路来处置。
首先如果让这些人外出游玩,那么怎么样最省钱呢
如果前人的经验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朱慈烺总喜欢看看后世有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后世显然是有的,当单人外出游玩花费大,接待麻烦,遇到问题处理也麻烦,他们旅游起来摸不到窍门体验也差。
所以发明了组团旅游的模式。
这种旅行团的模式朱慈烺完全可以借鉴过来。
如果把单人旅游转变成旅行团模式,那么锦衣卫的保护压力就几何数级的下降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太花钱,崇祯是朱慈烺的老子,他旅游朱慈烺花钱报销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这些王室,朱慈烺为啥要帮他们付钱这个完全可以让他们自己付钱
干脆直接成立一个宗室旅游公司,每年推出几个旅游项目,这些想出扬州去看看玩玩的人可以交钱报名。
这样不仅不用花钱朱慈烺还能小赚一笔呢
而且随着人数的增加,旅游线路的成熟成本也会进一步降低,到时候就可以慢慢降价了。
等到十几年之后,自己的孩子大了,到了扬州,每年几百两上千两银子就能好好出去旅游一圈,整个计划堪称完美。
想到这个办法之后,朱慈烺高兴的提笔回信。
扬州这边的月满楼里崇祯和两位王爷正在听曲,看着两位佳人一个恬淡如水宛如一个竹林贤士,一个妖娆的舞姿婀娜,举手投足之间眉眼弯弯带笑有万种风情。
崇祯正看着两个女子抚琴还想一会看看她们的萧吹的如何呢,另一边锦衣卫掀开竹帘子进来了。
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被破坏了,三人都等着一个结果呢。看着面无表情的锦衣卫,三人也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两位姑娘倒是非常有眼力见“几位老爷稍稍休息一下,我跟邀月一起去换件衣服,一会再来伺候三位老爷。”
两个姑娘后退着离开了崇祯淡定的端起茶杯“怎么样皇上是怎么说的”
锦衣卫没有说话,而是把电报双手奉上“这是陛下的回信,还请太上皇亲自过目”
崇祯接过展开,先是一挑眉毛,接着皱眉,像是高兴又不是完全高兴。
这可急坏了一边等着消息的福王和桂王,福王性子急一些“太上皇,皇上是怎么说的”
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