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临近弱水东支流的干系,即使修筑在半山腰上,但烽燧内的几口井的水源四季都不枯萎。
意料之中,他的提议遭到了皇甫隆、李球与傅佥三人异口同声的反对。
因为那前哨烽燧是要放弃了的。
他所思所求亦是尽可施展矣。
是故,在众人一并商讨守御绸缪的军议时,他便提出亲自去扼守前哨烽燧的打算。
另一则是如今朝廷暂无力扩建骑兵,未来数年内都是守御为主,不会有长驱直捣黄龙的战事调度。如此,与其额外耗费物资去维护着那前哨烽燧,还不如以居延城池扼守之地。
但军司马的理由亦很充分。
缘由亦显而易见前哨烽燧的战略意义不复。
一者,乃南匈奴右部与拓跋鲜卑部已然入居延泽了,何须还警戒敌情
他以为南匈奴与鲜卑部来犯,至多就持续三四个月的时间。
一旦入夏季了,彼等自会罢兵归去。
他久居此地,深知游牧部落的习性。
如常在战马膘肥的秋冬时节用兵,而在春夏牛羊马匹急需补充冬季掉膘以及繁衍时节,他们便会远离战事。如前汉时期击匈奴,往往也是春夏季出兵,趁着牛羊马匹繁衍拖延了游牧部落迁徙速度。
显然,他的拖字诀不能奏效。
那军司马亦非鄙夫,自是知道传书一来一往损耗的时间,胡虏都兵临城下了
李球与傅佥以无需弄险规劝,但他以守土有责为由坚持己见。
双方僵持不下时,不掌兵权但官职最高的皇甫隆便用了拖字诀,声称可将他们各人建议录于书,传去酒泉郡会水请马岱定夺。
曰
“我虽先前仕魏,但亦知大汉克复中原之志今区区胡虏来犯,我等却连一前哨烽燧尚且不敢守之,谈何死力忠节且二位皆非居延之人,故而不知我麾下将士家小皆在此地,他们家中生计赖畜牧甚于农耕。今我军若弃了前哨烽燧,必然会令彼等以为朝廷畏战,亦会以为我军不能护其家小生计周全如此,朝廷养我等行伍之人作何用”
哪还有机会容他外出戍守前哨烽燧
当即,愤然起身,慨然作言。
话说到这份上,李球与傅佥都没有了反驳之言。
因为那军司马所言句句属实。
言至此,便将系在腰侧的军司马小铜纽印扯了下来,重重叩在案几上。
“我虽不才,亦在郡多年,早与此地黎庶融为一体今二位既然劝我以大局为重、上峰将令为守,我不欲二位难做,便弃了此职罢我一介白身,率家中僮客以及志同者去御胡虏,不令士庶悲凄田亩牧场被胡虏荼毒”
唉,他终究是在郡十余年的老兵革了。
无论本地郡兵还是黎庶,都会选择信任与他,而并非来此地任职没多久的皇甫隆、李球与傅佥等人。
且如若容他愤然弃职归家,以白身振臂号呼影从者共去扼守前哨烽燧,恐那些从本郡招募的士卒将对汉廷觖望矣
纵使不哗变,亦会心灰意冷的擅自卸甲离去
是故,这场争执亦迎来了盖棺定论。
那军司马得偿所愿,而李球等人两权相害取其轻。
最新网址,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